第十章续2 暗流涌动初结善缘(1 / 3)

从议政殿回来,昭阳殿的小窑房已经腾了出来。

毛草灵让人将熔好的琉璃液倒进各式模具,有花瓣形的,有水滴状的,还有刻着云纹的长方块。

扶月蹲在一旁添炭火,看着坩埚里咕嘟冒泡的金色液体,好奇道“娘娘,这些琉璃块当真能做成饰?”

“不仅能做饰。”

毛草灵用长柄勺搅动着琉璃液,火苗映得她脸颊红,“等冷却了打磨光滑,镶在屏风上、镜匣上,比宝石还亮眼。”

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上次让你打听的事,有眉目了吗?”

扶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打听了,淑妃宫里的掌事嬷嬷娘家是开窑厂的,前几日还偷偷运了两车硝石出宫,说是给家里急用。”

毛草灵搅勺的手顿了顿。

硝石是制玻璃的关键原料,也是炼制火药的必需品,寻常人家哪用得着这么多?她舀起一勺琉璃液,看着金色液体在勺中缓缓流淌“继续盯着,看看这些硝石最终运去了哪里。”

正说着,殿外传来通报声,说是皇后宫里的李嬷嬷来了。

毛草灵擦了擦手,让人将窑房的门掩上,才去正殿见客。

李嬷嬷是皇后的心腹,一张脸总是拉得老长,见了毛草灵也只是略一屈膝“贵妃娘娘,皇后娘娘请您去长春宫一趟,说是新得的雨前龙井,想请您尝尝。”

毛草灵心里明镜似的。

皇后素来不管后宫琐事,今日突然相召,定是为了昨夜淑妃的事。

她笑着应下“有劳嬷嬷转告皇后娘娘,臣妾换件衣裳就过去。”

去往长春宫的路上,扶月忍不住嘀咕“娘娘,皇后会不会是想替淑妃出头?听说淑妃的母亲是皇后的表姑呢。”

“出头倒不至于。”

毛草灵看着路边新开的玉簪花,“皇后是六宫之主,最讲究平衡。

淑妃闹了这么大动静,她总得出来说句场面话,既是敲打我,也是给淑妃一个台阶。”

长春宫的正殿里,皇后正临窗而坐,手里捻着一串紫檀佛珠。

她穿着明黄色凤袍,妆容一丝不苟,只是眼角的细纹藏不住岁月的痕迹。

见毛草灵进来,她抬了抬眼“来了?坐吧。”

宫女奉上茶盏,碧绿色的茶叶在水中舒展,清香袅袅。

皇后呷了口茶,慢悠悠道“昨日的事,我听说了。

淑妃性子急躁,冲撞了你,陛下罚得对。

只是……”

她话锋一转,“你初入宫,有些规矩还是要懂的。

琉璃盏是御赐之物,便是再寻常,也该小心供奉,怎好说摔就摔?”

毛草灵放下茶盏,从容起身行礼“臣妾知错。

只是当时情况紧急,若不说是自己摔的,淑妃姐姐怕是要治扶月一个大不敬之罪。

臣妾想着,奴婢犯错,主子也有管教不严之过,倒不如自己担下来,省得牵连旁人。”

皇后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她原以为这替身公主不过是仗着年轻貌美得宠,没想到竟有这份担当。

她放下佛珠“你能护着自己的人,是好事。

但后宫不比别处,人心叵测,太过刚直容易吃亏。”

“臣妾明白皇后娘娘的好意。”

毛草灵抬眸,目光坦诚,“只是臣妾觉得,与其处处提防,不如手里有实实在在的东西。

就像这茶叶,若是味道不好,再名贵也无人稀罕。

臣妾只想做些有用的事,不给陛下和娘娘添麻烦。”

皇后被她这番话逗笑了“你倒是会说话。

说起来,你做的玻璃,陛下昨日在我面前提了两句,说能让百姓都用得起透光的器皿?”

“是。”

毛草灵眼睛一亮,“臣妾正在试验,若是能降低成本,将来不仅能做器皿,还能做引水的管道,比陶管轻便,也不易漏。”

皇后点点头“若是真能成,倒是件利国利民的事。

需要什么,尽管跟内务府说,我会吩咐下去。”

她顿了顿,“只是有句话我得提醒你,女子无才便是德,前朝之事,少掺和。”

毛草灵心里清楚,这是皇后在敲打她不要越界。

她恭顺地应道“臣妾记下了,多谢娘娘提点。”

离开长春宫时,日头已过正午。

刚走到御花园的石桥上,就见贤妃带着宫女迎面走来,手里还提着个竹篮。

“妹妹这是从皇后娘娘宫里回来?”

张氏笑着晃了晃竹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