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草灵推行的商业与农业改革政策,在乞儿国已初见成效。
街头巷尾商铺林立,热闹非凡,百姓们的生活也因农业灌溉的改善而逐渐富足起来。
然而,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一场针对她改革政策的风暴正悄然袭来。
这一日,早朝之上,毛草灵如往常一样,与皇帝并肩而立,关注着大臣们的奏报。
当话题转到改革政策时,一直对改革持反对意见的老臣张大人率先出列,他身着黑色官服,神色凝重,手中的笏板微微颤抖,显然是鼓足了勇气才站出来。
“陛下,娘娘。
这商业改革看似繁荣,实则暗藏危机。
如今商人逐利,物价飞涨,百姓虽有更多营生,但生活成本也大大增加。
长此以往,恐生民怨啊。”
张大人言辞恳切,声音洪亮,在朝堂上回荡。
毛草灵心中一紧,但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
她向前一步,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缓缓说道“张大人所言,本宫也曾考虑过。
物价上涨,确是商业展初期难以避免的现象。
但本宫也已制定了相应的物价调控措施,鼓励商家公平竞争,防止哄抬物价。
而且,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百姓的收入也在增加,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然而,张大人并不罢休,他继续反驳道“娘娘,话虽如此,但这农业改革也存在诸多问题。
兴修水利,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这效果却未必如预期。
如今农田虽有灌溉之便,但也滋生了许多贪腐现象,下面的官员中饱私囊,百姓并未真正受益。”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一些原本支持改革的大臣也开始面露疑虑之色。
毛草灵深知这是改革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她没想到反对势力会以此为突破口,在朝堂上大肆宣扬。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看了看毛草灵,又看了看张大人,心中也在权衡利弊。
“张大人,可有证据证明你所说的贪腐之事?”
皇帝沉声问道。
张大人从衣袖中掏出一份文书,双手呈上,说道“陛下,这是臣收集的一些证据,上面详细记录了各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贪腐情况。”
皇帝接过文书,仔细翻阅起来。
毛草灵也凑上前去查看,只见文书上列举了几个地方官员在采购水利物资、雇佣劳工等方面的贪污行为。
她心中暗恨这些贪官污吏,不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也给改革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娘娘,你对此有何看法?”
皇帝放下文书,看着毛草灵问道。
毛草灵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这些贪腐之事,实乃改革之毒瘤。
本宫定会彻查此事,严惩这些贪官污吏,给百姓一个交代。
但不能因这些个别现象而否定整个农业改革的成果。
水利工程的建设,确实改善了许多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这是有目共睹的。”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大人也站了出来,他是张大人的同党,平日里就对毛草灵心怀不满。
“娘娘,话虽如此,但如今改革已引起了诸多乱象。
依臣之见,不如暂停改革,待查明这些问题后再做打算。”
毛草灵心中明白,李大人这是想借此机会让改革半途而废。
她坚定地说道“李大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今改革已初见成效,若此时暂停,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而且,这些问题并非改革本身的问题,而是执行过程中的监管不力。
本宫会加强对改革的监督,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
朝堂上的气氛愈紧张,支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皇帝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有些烦躁。
“都静一静!
此事容朕再做考虑。
退朝!”
皇帝站起身来,拂袖而去。
毛草灵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心中有些担忧。
她知道,这次朝堂上的争论,让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退朝后,毛草灵没有回后宫,而是直接来到了尚书房。
她要与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商议对策。
尚书房内,几位大臣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