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睦脸色微沉:“你又要出尔反尔?”
虞瑾:“什么?”
宣睦:“你才说要去信给虞侯……”
虽然石燕和庄炎等人都自觉退避三舍,但也没走太远,一个个全都竖着耳朵听动静呢。
虞瑾慌张抬手,手指盖住他的唇。
眼看宣睦是误会了,脸色愈加难看,她又慌忙解释:“我会写的……”
宣睦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神色不由的更加凝重:“那万一虞侯不同意呢?”
虞瑾:……
她能明说,她给父亲去信,其实就只是走个过场吗?
这么说……似乎显得不太尊重她那老父亲。
这么想着,虞瑾就不免露出些迟疑纠结之色。
宣睦顺理成章会错意:“你刚不会是一时兴起,跟我说着玩的吧?”
这么一想,虞瑾今日突如其来的表态,确实很不合理。
虞瑾:……
虞瑾属实不想和他在这里来回拉扯,给人当猴戏看,不耐烦催促:“下雪呢,到底还进不进去了?”
宣睦微微迟疑,最终还是抱着她,抬脚往门里走。
因为雪一直下,下人傍晚清扫出来的路面又盖上一层新雪。
好在宣睦步伐稳健,稳稳当当把人送回了后宅。
自打从南边回来后,虞瑾出门一般都只带石燕和石竹两个会功夫的丫头,白苏白绛留守,屋子里地龙烧得暖烘烘。
“姑娘。”
看虞瑾又是被宣睦抱回来的,二人虽然面上本能烧得慌,也有点见惯不怪那意思,低眉顺眼立刻开门。
宣睦先将虞瑾放进屋内,他自己则是先跺掉靴底残雪,方才提步进屋。
虞瑾脱下斗篷,递给白绛。
回头,看他跟进来,不禁奇怪:“你还有事?”
宣睦:……
宣睦暗自磨了两下后槽牙,面上如常,随口吩咐白苏:“去取文房四宝来。”
白苏:……
白苏蓦然想起前些天他不要脸提字那回事,好悬才将表情崩住,为难朝虞瑾递去询问的眼神。
虞瑾也大惑不解:“做什么?”
宣睦拉过她手腕,往屋里走:“你不是要给虞侯去信吗?我看着你写。”
虞瑾:……
“我在你这里,就这么没信用?”
宣睦沉默片刻,理直气壮:“那就是我小人之心!”
虞瑾:……
虞瑾拗不过他,只能示意白苏去取笔墨。
之后,宣睦挽起袖子,亲力亲为替她铺纸磨墨,笔都是蘸饱墨汁,润好笔,才塞她手里的。
明明是你情我愿的好事一桩,生生被他弄出几分逼上梁山那架势。
好在,虞瑾写信时,宣睦自觉避嫌,退到一边坐着喝茶去了。
虞瑾微微斟酌,落笔:“父亲大人膝下……”
她每月和虞常山之间都有书信往来,向对方交代家中近况,并询问虞常山的身体状况,所以这封信,就专是为着禀明她和宣睦的事。
虞常山不是迂腐之人,对家人尤其是子女晚辈,一向宽和。
哪怕宣睦的身份不太适合与自家结亲,但只要他人品没问题,自己女儿又铁了心……
虞瑾有把握,父亲不会驳斥。
说句托大的话,他们虞家父子两代人,舍弃京城的安逸生活,常年驻守边关,抵御外敌,不仅为国,也为家。
皇帝的私心和自己女儿的私心放一起,对他一个做父亲的而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甚至他还会据理力争,天然偏向自己女儿。
虞瑾言简意赅,阐明自己和宣睦的渊源,篇幅不长,很快收笔。
宣睦倒不认为她会阳奉阴违,在信里顾左右而言他,只等她将信纸封进信封,方才起身过来,劈手将信拿走。
“私信走驿站不太稳妥,我找合适的信使捎过去。”
朝廷和边关守将之间,定期会有公函书信往来,顺手捎封信过去不费什么。
虞瑾:……
这是把她当晟国人来防了是吧?
虞瑾忍着没作,刚要喊人进来收拾,宣睦又自她面前展开一张纸。
“还做什么?”
虞瑾仰头看他。
宣睦:“文房四宝齐备,顺手再写个婚书。”
虞瑾:……
得寸进尺,无理取闹!
虞瑾啪的扔下笔,不再配合。
宣睦依旧理直气壮:“你虞大小姐可是有前科的,吃干抹净不负责……这事儿你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