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跨越了时空镌刻在骨血与魂魄之中的血债(2 / 3)

击交织在一起,让他瞬间如坠冰窟,遍体生寒。

    他意识到,皇帝对那片土地的图谋,恐怕远比他最疯狂的想象,还要……可怕得多!

    郑芝龙的身体在一瞬间绷紧,每一寸肌肉都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多年在刀口上舔血,在惊涛骇浪中求生而磨砺出的强大心志,在这一刻几乎要宣告失守。

    他没有立刻回答,也不敢回答,因为他需要用尽全部的力气,来抑制住身体那微不可查的颤抖。

    石见银山!

    这四个字,对天下九成九的人来说,或许只是个陌生的地名。

    但对于他郑芝龙,对于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东洋海商而言,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意义不亚于传说中的昆仑仙山、蓬莱宝岛!

    那是白银!是钱!是数之不尽能让鬼神都为之推磨的财富之源!

    可…可陛下他…他怎么会知道?

    还不等他从这巨大的震撼中理清哪怕一丝头绪,皇帝那从容不迫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像是一记精准的补刀,彻底击碎了他所有的侥幸心理。

    “也有人称之为‘佐摩银山’。”

    佐摩银山!

    如果说“石见银山”这个名字还有可能通过某些官方卷宗或市井传闻泄露,那么“佐摩银山”.能知晓这个名字的,无一不是在日本有着极深根基,触角能伸到幕府高层的情报头子!

    郑芝龙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窜了上来,沿着脊柱一路爬升,让他的后颈汗毛都根根倒竖。

    他猛地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这位深居九重看似对海外一无所知的年轻天子,他对倭国的了解,竟然有可能比自己这个纵横东洋十数年的海上霸王,还要深刻,还要精准!

    郑芝龙强迫自己低下头,不敢再看那张地图,更不敢去看皇帝的背影,他怕自己的眼神会泄露出那份无法掩饰的惊骇。

    内心深处,无数个念头在疯狂地碰撞。

    “皇帝怎么知道的?德川幕府于二十年前的‘元和偃武’之后,便将石见银山收归‘天领’,由幕府派遣‘银山奉行’直接管辖,守备之森严,堪比一国之都!

    那是德川家的命根子,是他们用来平衡国内大名、收买人心、维系统治的根本!

    寻常海商能平安抵达长崎港的‘唐人屋敷’已是邀天之幸,谁敢去窥探这等禁脔?我郑家在日本的诸多关系,也只是隐约知道其大概方位,从未能探得其实情…皇帝,皇帝他……”

    就在郑芝龙心神剧震之际,朱由检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收回手指,转过身来,目光平静地看着已经有些失态的郑芝龙。

    “看来,郑卿是知道这个地方的。”

    这不是问句,而是陈述句。

    朱由检的脸上,没有丝毫炫耀自己博闻强识的得意,只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平淡,他继续说道:

    “倭国现为德川家光治下,已非卿家早年闯荡时的乱世。幕藩体制之下,各大名看似臣服实则暗流涌动。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便是其国虽定,上至将军大名下至武士豪商,却极度依赖我大明之物。”

    他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郑芝龙的耳中。

    “生丝、丝绸、瓷器、药材、书籍,还有糖…离了我大明,他们那些不可一世的大名武士,便失了体面,失了威风。他们身上华丽的羽织,编织铠甲的丝绦,茶会上的天目盏,甚至刀柄上的缠绳,源头,都在我大明。”

    说完,朱由检的眼神,陡然变得很安静。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