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阿朱阿碧(2 / 3)

是展现出自己最柔顺、最堪怜的姿态,在这位深不可测的新主麾下,求得一丝安稳。

……

慕容复败走曼陀罗山庄后的第二日,山庄依旧笼罩在一片死寂的余悸中。阳光穿过精致的窗棂,却照不暖那沁入骨髓的寒意。仆役们行走时踮着脚尖,交谈时压着嗓音,生怕惊扰了什么,或者说,生怕惊醒了那头暂居别院的“睡狮”。

王语嫣独坐窗前,望着窗外一株开得正盛的茶花,眼神却空洞无物。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昨日紫竹林外的景象——慕容复呕血倒飞的身影,段誉失魂落魄的窘态,以及那个男人,林凡,负手而立,平静如深渊的模样。她自幼建立的、以表哥慕容复为绝对核心的武学世界观,在那摧枯拉朽的力量面前,碎得无声无息。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与空虚,攫住了她的心神。

王夫人将自己关在房内,砸东西的声响也稀疏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默。恐惧如同藤蔓,在寂静中疯狂滋长,缠绕着每个人的心脏。

而林凡,则在阿朱小心翼翼奉上、阿碧默默整理的清幽别院中,悠然品着并非曼陀罗山庄产出的清茶。他能感受到山庄气氛的变化,那是一种权威崩塌后,等待新秩序建立的真空状态。他并不急于下一步,他在等待,等待某些人自己走到他的面前。

王语嫣无法再忍受这种悬而未决的煎熬。她毕生所学,尽在琅嬛玉洞。那是她唯一的堡垒,也是她最后的武器。她不相信,世间真存在毫无破绽的武学!林凡的“诡异”,必定有其根源,而根源,或许就藏在知识的死角里。

她深吸一口气,整理好略显凌乱的衣裙,鼓起勇气,走向那座象征着王家武学底蕴的石洞。在得到母亲近乎麻木的默许后,那更像是一种绝望下的放任,她亲自来到了林凡的别院门前。

阿朱打开门,看到是王语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让开道路。

王语嫣走进院内,看到林凡正随意地坐在石凳上,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匀称而充满力量的轮廓。他看起来平和普通,与昨日那煞神形象判若两人。但王语嫣知道,这平和之下,蕴藏着何等恐怖的力量。

她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声音清冷,却带着一丝极力压抑的颤抖:“林公子。”

林凡抬眼,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身上。

王语嫣稳住心神,抬眸与他对视,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镇定而富有挑战性:“语嫣自幼蒙昧,唯于琅嬛玉洞中,遍览先人所遗武学典籍,自诩略通天下武功精要。然昨日见公子神技,超乎想象,百思不解。公子武学,似乎……不在任何典籍记载之中。语嫣斗胆,恳请公子移步琅嬛玉洞,容语嫣请教一二。或许……能在故纸堆中,寻得公子武学之一鳞半爪?”

她的话语,表面是谦恭请教,内里却是亮出了自己最锋利的刃——以无垠的武学知识,去解剖、去破解他的“不凡”!这是她所能发起的,最体面,也最决绝的反击。

林凡放下茶杯,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这位王姑娘,倒是有趣。他欣然起身:“早就听闻‘琅嬛福地,囊括天下武学’之名,心向往之。能得王姑娘亲自导引讲解,是林某的荣幸。”他答应得干脆,仿佛只是去参加一场寻常的文会。

琅嬛玉洞,石门沉重,开启时带着岁月的沉闷回响。洞内幽深,烛火摇曳,映照着密密麻麻、高耸至顶的书架,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墨香与石壁特有的阴凉气息。这里收藏着无数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秘籍宝典,是知识的海洋,也是规则的牢笼。

王语嫣站定在一幅刻画着诡异剑招的图谱前,仿佛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语气恢复了几分从容与自信:“林公子请看,此乃前朝宦官所遗《葵花宝典》残篇所载剑法,其速惊世骇俗,如鬼如魅,专攻人体要害死角,防不胜防。其破绽在于……”

她侃侃而谈,将这套剑法的源流、精义、变化诡谲之处,以及那最为隐秘、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弥补的致命缺陷,剖析得淋漓尽致。她一边说,一边紧密观察着林凡的表情,试图捕捉到一丝一毫的惊讶、凝重,甚至是忌惮。

然而,林凡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那繁复的图谱,便摇了摇头,语气平淡得如同在评价一道家常菜:“速度尚可,但过于追求极致,失了武道根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剑走偏锋,终非正道。破解何须寻其那隐秘破绽?”

他微微侧身,右手并指如剑,并未蕴含多么磅礴的内力,只是以一种超越视觉捕捉极限的速度,在空中倏忽一点!

“嗤!”

一声细微却锐利的气爆声在洞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