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愚虽不才,敢担此任!(2 / 6)

;   “如此一来,子龙将军悬军陈仓,岂不是很危险?”

    按赵云计划,要用一千余骑牵扯住并州河东援军一两万人马,现在看来是根本做不到了。

    两刻钟后,董允与渭水中洲驻屯的邓芝、宗预,全部来到了天子行营。

    宗预肃容沉色,忧心忡忡:

    “陛下,眼下陇右魏寇已出散关,东方魏寇援军又有匈奴轻骑专司保护粮道。

    “一旦让他们顺利会师,非但子龙将军有危,更恐大事不利。”

    “右中郎将可有对策?”刘禅对着宗预发问。

    宗预思索片刻:“陛下,泾渭水浊,魏寇不能发现我沉船阻河,粮船必受阻于中洲水道。

    “届时,要么在中洲附近将船上粮食运上岸,要么是先顺水回到郿坞,再从郿坞中转。

    “臣以为,或可趁他们尚未与散关魏寇会师,在渭北转运之时,遣小股精锐敢死强渡渭水,发动夜袭。

    “尝试能否制造些混乱,烧些粮船粮草。”

    对方带来了运粮船百余艘,估计运粮三四万左右,能供西来这两三万人一月之用。

    从河东至此七八日,怕是已用了四分之一,想要供养张郃几万大军,必须返回长安或河东再运。

    粮船是战略物资,光是阴干木头就要两三年,不是想造马上就能造出来的,毁一艘少一艘。

    再者,运粮下船也并不简单,确实可以趁他们粮船被阻,转运混乱之时发动小股突袭。

    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派中洲精锐渡河与之交战。

    总之,坐以待毙是不能的。

    试探是必须的。

    “朕以为右中郎将之策可也,侍中与扬武将军以为呢?”

    “臣附议!”董允与邓芝异口同声。

    就连天子都明白必须如此,董允与邓芝更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除了这个以敢死精锐偷袭的笨办法外,木屋中的几人似乎也不知还能如何是好了。

    于是刚刚到此间木屋相聚不久的几人,一时居然陷入了诡异的沉默,所有人都绞尽脑汁地思索。

    赵统忽然发声:

    “陛下,咱们既然在想办法,臣以为安国定然也不会因那两三千匈奴轻骑出现而坐以待毙,必然会想办法的。”

    刘禅想了想,问道:

    “辟疆以为安国会想到什么办法?”

    赵广想了想,试探道:“可以示敌以弱,诱匈奴骑兵深入岐山,再设伏除之!”

    刘禅想了想关中地形,连连摇头:“这支人马从河东西来,目的大概并非与我关中大军交战,更有可能只是给张郃输送粮草。

    “如此一来,他们轻易不会中诱敌深入之策吧?”

    赵统闻言一怔。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