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垂随和之珠,服太阿之剑(3 / 5)

献与陛下。

    “但陛下似是不忍伤此祥瑞,最后使之自归山林。

    “仆等回京之后不敢胡言乱语,所以此事才无人知晓。”

    作为一名虎骑护卫,他的消息并不灵通,此刻听到那杜氏耆老说『洛水枯,圣人出』的谶语应谶,他才想到那日白鹿原上的事情。

    如果这不是天命所归,那什么才是天命所归?!

    费祎与陈震闻之亦是愕然。

    陛下自那日后一直在外奔波,巡幸诸郡县,关兴、赵统、麋威等年轻将军又一直随行护驾,所以他们并不知晓此事。

    那杜氏族老脸上神情,却是比此间任何一人都要夸张:

    “此言当真?陛下当真幸驾白鹿原?不知陛下所遇白鹿之祥,是否也在那荆峪谷茫茫竹海中?”

    费祎与陈震不知道这杜俭为何要这么问,于是望向那名虎骑。

    只见那虎骑重重颔首:“陛下确实驾幸白鹿原,也确是在荆峪谷竹林中遇到的白鹿祥瑞。”

    陈震看向白鹿,问:“杜公,此间祥瑞也是在荆峪谷遇到的?”

    “然也。”那杜俭咽了咽口水,目光剧颤间看向费祎、陈震。

    “费侍中,陈尚书。

    “老朽欲献与陛下的重宝,非是此间白鹿之祥,而是另有所指。

    “重宝就在那白鹿原上,荆峪谷中,烦请侍中、尚书,再随老朽往白鹿原一观如何。”

    费祎、陈震二人一时相觑,有些不明所以。

    白鹿祥瑞不是要献的宝物?

    这杜俭声色如此夸张,难道那座白鹿原上真还有什么重宝见世不成?

    二人不再多问,紧随杜俭之后。

    出了庄园,渡过灞水。

    行不百步就到了白鹿原底。

    一名高八尺有余,长相有些英气的年轻人在前带路登原,其人一身粗布衣衫,一路不曾言语,但举手投足间显露的沉稳气质,很快就吸引了费祎、陈震二人的注意。

    二人便晓得,这大概就是杜氏想要给朝廷举荐的俊彦之一了,虽不知其人才学能力品性如何,但至少不虚浮,确是大汉择士的标准之一。

    在那年轻人的带领下,费祎等人很快登上了白鹿原,沿着林荫小径行不二里,远远便望见一道深谷。

    白鹿原被这道深谷一劈为二,费祎、陈震第一次登上此原,一时惊叹于此间竟有此等景色。

    沿着斜坡下到河谷底步,但见河道宽阔,水色深蓝不能见底,四周满是竹海,随山风翻涌。

    竹涛阵阵,碧浪接天。

    费祎身后的虎骑环顾四周,道:

    “侍中,陛下那日…似乎就是在此处遇见的白鹿。”

    那一身粗布衣衫的年轻人仍在前面带路,行了大约百余步后,在一块完全被青苔覆住的九尺青石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