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不可留患于国家,遗祸于子孙!(2 / 5)

    在吴军屁股后面的江夏太守胡质此时大概已经收到消息,率江夏之众自随枣通道北上了。

    夏侯霸、曹爽、秦朗几名宗室虽然已提前回守襄樊,但他们带来的亲军四五千人,早已在各自心腹之将的带领下,散开数十里,往西南、东南两个方向而去。

    一旦吴军败绩,那么这几千人就能与胡质江夏人马合军并力,从后方包抄吴军后路。

    这倒算不得什么妙策,而是最常规的战法。

    当年赤壁之战,关羽就曾轻军小道,截魏归路。

    夷陵一战,潘璋、孙桓等吴将也曾沿夷陵、巫县以北的山路小道,疾行军绕到汉军背后,截汉军归路。

    曹休倒不指望能借此一举擒住孙权,那有些扯淡,但把败军以来失去的诸多甲兵、粮秣、财帛再度从吴军手里夺回来,总该没问题吧?

    先胜后败,败而后胜,那就是两胜一负,他多少能给天子、给国家一个交代了。

    山谷里。

    不论吴军如何催动战马,战马都不为所动,依旧嚼豆不止。

    魏军战鼓喊杀声震天动地,不少骑卒恼恨惊惧之下,更为用力地抽打战马。

    结果反而使得战马受惊,直接对着它们的主人撂起了蹶子,又或张开大口以牙撕咬。

    追得最快的吴军前锋数千人,在魏军战鼓初擂、伏兵乍现的第一时间便已本能地掉转了方向,向来时路奔命逃亡。

    远远望见徐盛将纛,便想着朝主将聚来,然而未及接近,却被数十匹发狂的战马迎面撞来。

    原本尚能勉强维持不散的阵形,被自己人的战马这么一撞,再次乱作一团。

    再往四周望去,只见魏军伏兵自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不断涌来,根本望不出人数几何。

    吴军士卒愈发恐慌,再难组织。

    山道中段。

    徐盛终于安抚好了自己的战马,本能往四周望去,只见人头马身连成一片,黑压压密麻麻,根本什么也不看不清。

    他赶忙跨上战马,凭高四望。

    这一望,才终于把局势看清。

    沉吟片刻,怒目圆睁,对着为自己牵马的亲卫毅然大吼一声:“传我将令,斩马!”

    周遭亲卫数十人先是一怔。

    而后也顾不得许多,一个个连声大吼:“安东将军之令,斩马!”

    “安东将军之令,斩马!”

    “斩马!”

    斩马的将令此起彼伏。

    然而出乎了徐盛意料,麾下数百骑虽然都听到了斩马之令,却全都犹豫难决,无一人动手。

    战马本就宝贵,他们得至尊赐下战马,成为吴军少有的骑卒,荣耀一时无两,可以说,战马比他们的婆娘还要宝贝,纵使一时妨主,又怎么舍得说斩就斩?

    “快动手!再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