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孙权称帝,汉军东出(2 / 4)

;   诸般因素一结合,便使得这位大司马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让他自以为自己军威军权、领兵用兵都已天下无二,什么陆逊、赵云、诸葛亮全入不得他眼。

    可诸葛亮、赵云却一胜再胜。

    陆逊虽是先败后胜,但如今『事后观之』,陆逊青泥之败,显然就是知己知彼,早已料到了曹休自视甚高的轻敌心态,从而专门为曹休设下的诱敌深入之策。

    只不过陆逊败得太真,舍弃的东西太多,导致曹休真以为陆逊是“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如今,青泥沧浪之役,再加上击退夏侯霸、曹爽、秦朗伏兵,又成功救走陷于重围的徐盛、丁奉二将,陆逊毫无疑问地向天下人证明了,不论是曹休还是贾逵,都比不他这大江之畔的后浪。

    这教曹休如何能忍?

    如果不把锅甩给贾逵,他将以何面目对天下人?

    天子又将如何惩处于他?

    就在曹休大怒之时,桓范突然离席出身,对着曹休一拱手,道:“大司马无败之有,何须如此动怒?”

    闻得桓范此言,包括曹休本人在内,帐中众人皆是一异。

    裴潜、曹爽等人齐齐将目光朝桓范脸上投去,却见桓范神色并无谄媚之意,反而严肃认真。

    “军师此言何意?”被桓范这么一说,曹休脸上的怒色,此时已慢慢化为疑惑。

    桓范徐言道:

    “刘备之用兵,太祖称之曰能。

    “而陆逊却大败刘备于夷陵,为孙权奠定江南之基。

    “这足以说明陆逊非无名之辈,可与魏之文远、公明、蜀之关羽、张飞齐名耳。

    “而大司马先于青泥大胜陆逊一场,后面虽在沧浪之水遭一小挫,却也没有伤筋动骨,皮肉之伤耳。

    “虽然败绩,但以仆观之,不论斩俘还是缴获,都大抵可与陆逊青泥之败持平了。”

    曹休闻言至此,神色再度一缓。

    是啊,如果不把陆逊视为竖子小辈,而将他视为大胜刘备、为孙权奠定基业的天下名将,那么他与陆逊前后两战,先胜后败,可谓平手,确实也不算太丢脸了。

    桓范见自己的言语起到了作用,曹休神色已缓,便继续抚须徐言:

    “沧浪一役后,大司马与贾豫州联手设伏,成功使得吴军前锋万人陷于重围,差一点就杀死孙权心腹大将徐盛。

    “然…以陆逊速速击溃仲权、昭伯、元明伏兵之事观之,陆逊恐怕早已看穿了贾豫州的伏击之策。

    “其人不过欲以徐盛前锋万人,诱大司马挥军回返。

    “这是引蛇出洞、诱我大魏轻出之策啊。

    “且以仆观之,假使无大司马撒豆成兵在先,逼得陆逊北来,贾豫州必中陆逊之策无疑。

    “也就是说,若非大司马撒豆成兵,将徐盛逼入绝路,迫使陆逊不得不为了救援吴之大将徐盛,放弃破魏之策。

    “恐我大魏真为贾豫州所误,中陆逊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