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沉江之锥,庙算之胜(2 / 5)

;而且…当刘禅因为某个契机,才终于想到这么个事情的时候。

    已经是万事具备,马上就要伐吴的时候了。

    所以,也就只有刘禅的座舰,以及另外两艘楼船,还有七八艘中大型斗舰改造了水密舱。

    至于因此暂缓伐吴?

    怎么可能!

    冬春水浅,失此无时!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如今,就是天下有变之时!

    虽然一年以来,汉、魏、吴三国之间大战不断,小战不停,即使国力最强的魏国,也因为大败大旱,人祸天灾,已经到了必须要停下来休养生息的时候。

    但战争是讲究“势”的!

    潼关是真正的天险,一如白帝。

    只要不出现司马懿举关降汉这样的意外,大汉根本没有任何攻下潼关的可能。

    而孙权欲攻占西城,威胁汉中,都对大汉骑脸输出了,大汉不得不因此与吴破盟一战。

    偏偏此战,为孙权坐镇荆州数载的步骘军败被俘。

    更别提此战过后,孙权还与曹休在荆州大战一场,战后更是再次对大汉骑脸输出,否认大汉的天命,妄称帝命。

    而让刘禅坚定伐吴决心的,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因素。

    一个是马秉、沙烈、零陵都尉廖潜、零陵功曹费杨、武陵功曹习温等人已经秘密联系了荆南四郡,交州北部的临贺、苍梧二郡。

    一旦汉吴交战,荆南交北响应,孙权不残也要脱层皮。

    而再等上几年,廖潜、费杨、习温,及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的人还在不在荆州交州,心还在不在大汉,就又是未可知之数了。

    另外一个因素。

    赵云已经老了,陈到已经老了,刘禅等得起,大汉等得起,但刘禅与大汉能够倚仗的镇国之将,却未必能等得起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至于连年征伐,国虚民贫。

    当年昭烈取汉中,纵使『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也要取。

    当年很多人说不该支援朝日鲜明之国,但天下百姓即便勒紧了裤腰带也要打。

    机会往往不会等你万事俱备的时候降临,这次伐吴的机会,有人说是上天赐予的,但刘禅以为,这是大汉自己创造的,不可能连尝试都不尝试便放弃。

    “沉锥之事是秘密进行的,只有极少数核心人物才知道。

    “那吴军司马之所以得知此事,乃是傅士仁之子傅义…在某次饮酒大醉后,睡梦中说漏嘴的,被那归降的司马听到了。”

    刘禅眉毛一挑:“傅士仁之子也在这里?”

    傅佥颔首:“据那俘虏所言,傅士仁被潘濬派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