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用兵之法,千章万句,无外乎多方以误之(6 / 11)

时军报而误国家大事?!即刻上禀实情,请求支援!”

    问罢,他忽生疑惑,不过想向天子发个军报,请个支援,孙韶这厮怎的还要反对?

    难道就想跟自己对着干?

    而就在潘濬狐疑之时,孙韶声色竟稍稍舒缓:

    “何必急于一时?

    “你我在巫县,并非山穷水尽!

    “我已在江南布防,伏兵数重,只消将南山蜀军诱入彀中,必可一举歼灭!

    “届时,携此小胜,再与战报一同发往武昌,既可稳定军心,亦可稍抵前罪。

    “岂不胜过如今只会哭诉求援?

    “此时发急报求援,徒惹陛下忧烦与朝臣非议耳!”

    潘濬一愣。

    终于明白了孙韶的算计。

    这是把宝压在了那支孤军深入的蜀军偏师身上。

    想赌一把,用一场可能的胜利来掩盖之前的败绩。

    潘濬深吸一气,旋即摇头:

    “孙镇西,我等已损兵折将,有负陛下重托!

    “当此之时,不思稳守待援,竟还想隐瞒败绩,妄图行险侥幸?

    “若是江南之计不成,致使巫县有失,这诒误军机的天大罪责,你我可还担待得起?!

    “至于将功赎罪……你我只要能守住大吴西境门户,是功是过,陛下自有明断圣裁!

    “然此时败绩,务必立刻上禀!绝不能因你我之私心,而误了国家之大计!”

    堂内再次陷入死寂。

    孙韶脸色发惨,双拳紧握。

    他当然知道潘濬所言在理。

    武昌去巫县千里有余,但顺大江而下传递军情速度极快。

    昼夜兼程的话,不过三四日,军报便至武昌。

    然而一份来自武昌的诏谕逆大江而上,传递速度极慢,即便昼夜兼程也需二十余日。

    自潘濬向武昌发去第一封军报,已近十日,大吴天子早就收到了军报,诏谕必然已在路上。

    若此时发去败军之报,天子收到后将是何等震怒?

    而若能在天子诏谕传到巫县前,打一个胜仗,再将胜绩败绩上禀,会好看得多…

    只是,此间持节督军之人,终究是潘濬这个前将军,而不是他这大吴镇西。

    最终,孙韶还是挤出一个好字,旋即转身对堂外厉喝:

    “来人,取笔墨绢帛!

    “请潘都督亲自执笔,为陛下撰写战报!”

    他将『亲自执笔』四字咬得极重,说完不再看潘濬一眼,大步流星地走出官寺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