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宣义郎(2 / 6)

人息息相关。

    刘禅这才转过身,看着这两位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臣子。

    他们从关中日夜兼程赶来,周身上下仍带着仆仆风尘,眼神却亮得有些惊人,看不出丁点疲态。

    “来了就好。”刘禅微微一笑,语气平和。

    “前线战事顺利,非只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功,亦有丞相百官在后方督率臣民运筹之劳。”

    他顿了顿,笑问道:

    “你们二人既然来了,可想好能为朕做些什么?”

    诸葛乔与霍弋对视一眼,显然早有商量。

    诸葛乔率先开口,声色恳切:

    “陛下,臣等资历尚浅,于军阵杀伐之事所知有限。

    “愿为大军筹措粮秣、清点甲兵、督运辎重。

    “这些事务,臣等在丞相身边时常常协助处理,已然熟稔,必不出差池。”

    霍弋补充道:

    “正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臣等可为大军核算各营每日耗粮,确保转运途无有亏空。

    “战时亦可协调舟船,安排渡江次序。

    “至于战后清点缴获…此类事体臣等亦可尽力为之。”

    刘禅却是缓缓摇头,目光再次投向江中那数艘蛰伏江心的巨筏:

    “这些具体事务,军中早已委派专人负责,蒋长史亦自成都荐来得力之人。

    “你们的目光,不应只局限于这些。”

    两人闻言一怔。

    刘禅这才继续道:

    “过去几个月,丞相与朕书信不绝。

    “关切战事时有,更多提及的,还是关中屯田、水利、秋收及来年春耕的筹备,你们可知为何?”

    不待二人回答,刘禅便又道:

    “因为丞相深知,前线一时之胜负,固然重要,然国家之根基,在于国家得镇,在于百姓得安,在于粮饷不绝。

    “没有这些,前线将士再勇猛,再节节高歌,亦是空中楼阁。

    “你们在丞相身边这么久,处理具体庶务的能力,朕不怀疑。

    “但接下来,你们更该学的,是如何统筹全局,如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此丞相之任也,蒋长史在成都佐丞相行之,朕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比蒋长史更能担此重任的人。”

    诸葛乔和霍弋顿时肃然。

    天子这番话,无疑是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指明了他们未来真正的方向。

    不是冲锋陷阵的将领,不是案牍劳形的墨吏,而是统筹全局、保障国家的股肱重臣。

    “臣…谨遵陛下教诲!”两人躬身齐声,心潮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