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利用(1 / 2)

当然,时锦也知道,他们这种没被征走的,十有八九技术也很普通。

绝对不是什么技术大佬。

但对她来说,总比普通人强吧?

尤其是烧炭这个技术。

虽然现在还暖和着,可冬天总是要来临的。

到时候就算找到了定居点,也是需要取暖的。

而且,烧出来的炭还可以卖钱。

木匠也是这么个道理。

时锦想着,或许可以琢磨琢磨,整点什么能帮着大家赶路不那么辛苦的工具。

比如,能背在背上的行李架。

小拖车。

甚至是折叠行军床。

而且,年轻妇人也算壮劳力的。

那个小男孩时锦也问过了,有九岁,可以收编入童子军。

那个年迈的妇人,则可以编入找野菜和药材的采集组。

其实真正用不上的只有那个五岁的小女娃,以及年轻妇人背上的那个婴儿。

但不要紧,女岁的小女娃吃得不多,而且也可以跟着一起挖野菜了。

至于婴儿,不用管,他还在吃奶。

听完时锦这些安排,方菊有点目瞪口呆:“大嫂,我咋感觉你弄得有点……”

她想了半天,也形容不出来。

孙大夫有文化点,笑道:“像那么回事。

规规矩矩的。”

柔妮儿也跟着点头,最后说了句:“俺听陈大嫂的。”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时锦让大家在路边再歇一会儿,就带着孙大夫进镇子里去买银针和铃铛还有常用的药备用。

另外,时锦打算看看,能不能卖点粮。

所以,把孙大夫送到药铺门口,时锦把一个沉甸甸的金镯子塞进孙大夫手里,让孙大夫自己看着办之后,自己就出来了,只说逛一圈后去接他。

过来时候,时锦是推了个独轮车的。

现在,她把独轮车推到一边后,就在空间里弄了一麻袋的杂粮出来,放在独轮车上。

车上本来也放了一些别的东西,所以多了一袋粮,还真不扎眼。

时锦直奔粮行。

打听了一下粮价。

然后就被粮价吓了一跳。

那是真的贵。

三十钱一斤的麦子。

三十五钱一斤的杂粮。

时锦问伙计:“那要是卖粮呢?”

伙计惊讶看时锦:“啥时候了,你还敢卖粮。”

时锦苦笑:“家里人生了病,急用钱。

不管咋说,先得保住命啊!”

伙计露出了然来,但也趁机压了价。

卖三十五一斤的杂粮,他收只收二十八。

时锦咬咬牙:“卖!”

不卖不行,她也没有那么多东西装粮食了。

但最后,时锦卖了八十五斤的杂粮,又让伙计送了两条破麻袋给自己。

那伙计虽然心黑,但也还算细心周到。

领着时锦去后院收的粮,给的钱,又让时锦从后门出去。

时锦取出二百来个钱揣在身上,其他两千多个都收到了空间里去。

没办法,这么多钱,太沉了,根本拿不动。

直接放车上,稀里哗啦也很容易招来小偷。

出了粮铺,时锦直奔赶集的地方。

集市上也有人卖粮的。

价格比粮铺还要贵一个钱。

时锦没买,但看见鸡蛋鸭蛋的,却都没放过,最后甚至还买了一只鸡。

另外时锦还买了点农人自家织的土布。

以及他们自己种的菜。

这个季节,其实只有菠菜和萝卜,白菜,以及刚出来的韭菜。

时锦不嫌,都买了不少。

从集上出来,时锦紧接着直奔杂货铺,一口气又买了二十条麻袋。

准备以后屯粮用。

她本来还想多买,但这杂货铺里也没有存货。

最后只能又买了两对箩筐。

想了想,时锦干脆又买了两根扁担和一捆麻绳——到时候可以把一部分行礼用扁担挑着。

这样换着来挑,又可以省点力。

针头线脑也来了点。

最后,陶罐也来了几个——这个可以用来装盐,糖。

眼看着杂货铺老板目光越来越充满怀疑,时锦干脆利落地付钱走人。

确定没人跟踪后,她才找个地方悄悄摸摸收起罐子和麻袋以及箩筐和一部分蛋,又把另外一麻袋的粮食放在车上,才直奔药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