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此时的动员兵们,在大雾中也如同一只只无头的苍蝇。
虽然动员兵执行命令执行得很到位,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但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种恶劣天气的影响。
大雾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视线,根本看不清远处的情况,只能摸索着前进。
这股大雾同样影响着动员兵的视线,距离远了,根本就看不着敌人,只有当敌人冲到十几米时才能现。
蒙古的正蓝旗统领希尔泰带着手下也不敢跑的太快,因为在这样的大雾中,根本就控制不了马,如果一旦前面有什么障碍物,或者突然遇到敌人,甚至有可能直接撞上去,这样的减员对于任何部队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他们只能放慢度,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原本两军的距离就不远,杀出来的正蓝旗很快就和动员兵遭遇了。
当第一匹战马出现在动员兵眼里时,那名动员兵先是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慌忙地拉动枪栓,想要射击,但是为时已晚。
马上的蒙古骑兵手中那把闪着寒光的蒙古弯刀已经带着呼啸声劈砍了过来。
在这种近距离的突然遭遇中,蒙古的弯刀显然优势更明显些,它的劈砍度快,威力大,让人防不胜防。
“噗噗!”
一把把弯刀毫不留情地刺入动员兵的身体,有的直接将动员兵的血肉劈得皮开肉绽,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周围的雾气。
不过,前方的动静很快引起了后方动员兵的注意,后方的动员兵迅反应过来,他们毫不犹豫地抬起步枪,扣动了扳机。
“砰砰砰!”
激烈的枪声终于再次响起,一颗颗子弹呼啸着射向蒙古骑兵。
骑在马上的蒙古骑兵,一个个应声从马上倒了下来,战马失去了主人的控制,惊慌地四处乱窜,加剧了战场的混乱。
此时,太阳已缓缓升到半空,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
原本浓浓的白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渐渐的稀疏起来,像一层薄纱一样慢慢褪去。
能见度也由原来的四五米迅的扩充至十几米,甚至二十几米。
距离的拉开,对于动员兵来说显然是有利的,他们可以更早地现敌人,从而有更充足的时间调整姿态,瞄准目标,打击敌人的力度也就更大。
而蒙古骑兵这时候终于现了动员兵的厉害之处。
无论是任何方向,几乎都出现了动员兵的身影,他们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像一张巨大的网一样,慢慢收紧。
整个京都城四周各个地方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动员兵和蒙古骑兵的距离犬牙交错地交织在一起,杀声、枪声、战马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争画卷。
在火器的强大打击下,蒙古骑兵显然根本就不是动员兵的对手。
动员兵们无论是步枪、重机枪还是手榴弹,通通都拉了上来,火力全开。
步枪精准的点射,一颗颗子弹如同死神的镰刀,不断收割着蒙古骑兵的生命;重机枪那如同暴雨般的子弹,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将冲锋的蒙古骑兵成片地扫倒;手榴弹则在敌群中不断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和飞溅的碎片,让蒙古骑兵人仰马翻。
由于能见度逐渐变好,动员兵们的优势更加明显,战斗开始一边倒地向着动员兵这方倾斜。
动员兵们不断地压缩着包围圈,一步步将蒙古骑兵逼向绝境。
而蒙古骑兵无论再怎么勇猛,再怎么强悍,在火枪的子弹面前,都显得那么脆弱不堪。
他们的弯刀虽然锋利,却根本无法抵挡子弹的穿透力;他们的战马虽然迅捷,却在密集的火力下寸步难行。
战场上,蒙古骑兵的尸体越来越多,受伤的士兵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战马的悲鸣声此起彼伏。
而动员兵们则继续稳步推进,他们的眼神坚定,动作沉稳,每一次射击都精准有效。
他们知道,胜利就在眼前,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就能彻底击溃眼前的敌人,完成这次进攻京都的任务。
蒙泰尔在中军大帐中,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枪声和喊杀声,脸色变得惨白。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错得多么离谱。
他低估了华夏军的战斗力,也低估了他们的行动力。
他派出的正蓝旗就像是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现在,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队一步步走向溃败,却无能为力。
大营里的士兵们也感受到了绝望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