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罗刹国签订了和平协议。
协议上白纸黑字写着,两国互不侵犯,共同维护边境稳定。
如今协议墨迹未干,我们就贸然进攻他们的远东地区,国际上会怎么看我们?其他列强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对我们进行干涉?我们又有什么正当理由去动这场战争呢?”
东田义一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主战派的头上。
确实,师出无名是兵家大忌,尤其是在列强环伺的远东,一旦落下“背信弃义”
的名声,很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又变得凝重起来,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吉春赫,想看看这位陆军大臣如何应对。
吉春赫却丝毫不慌,他冷笑一声,脸上没有丝毫的愧疚,反而显得极为坦然:
“理由还不好找?好吧,就说他们在朝鲜帝国境内的驻军,先对咱们的巡逻队开火,造成了我方士兵的伤亡。
我们出兵,只不过是进行自卫反击而已!
到时候,我们可以制造一些现场证据,再通过媒体向国内外宣传,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
罗刹国现在内忧外患,根本没有精力在国际上与我们争论,其他列强也只会看重实际利益,只要我们动作够快,拿下远东,生米煮成熟饭,他们也只能默认事实!”
他说谎的时候,眼神平静,语气自然,仿佛那编造的谎言就是真实生的事情,丝毫没有任何罪恶感。
这种厚颜无耻的态度,反而让在场的其他重臣有些无言以对——在他们看来,为了帝国的利益,牺牲一点所谓的“道义”
,根本不值一提。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天皇见争议已经平息,终于一槌定音。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绝对的权威,
“传朕的命令,将弹药、人员以及各类物资,迅朝着咱们在朝鲜帝国北部的占领区运送。
命令当地驻军加紧训练,修建防御工事,储备粮草,待时机成熟,一举进攻罗刹帝国的远东地区!”
这一次,御书房内没有传出任何反对声。
所有的负责人都默认了这个决定,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扶桑帝国国土面积狭小,各种资源都极为稀缺,无论是展工业、扩充军队,还是改善民生,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撑。
而远东地区各种资源非常丰富,正好能够满足帝国的需求,这种需求与欲望的巧妙契合,让他们都迫切地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为帝国攫取更多的利益。
……
朝鲜帝国北方,距离赵国强率领华夏军占领的帽山地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名为青津港的港口。
这里原本是朝鲜帝国的重要通商口岸,港口内停泊着大大小小的商船,码头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忙景象。
但自从扶桑军占领朝鲜南部后,青津港也落入了扶桑人的控制之中,如今早已换了一番模样。
港口周围,扶桑军修建了高高的铁丝网和碉堡,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岸边来回巡逻,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港口的人。
原本的商船大多被征用,取而代之的是一艘艘悬挂着扶桑军旗的运输船和军舰。
天皇的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扶桑帝国都动员了起来,无论是商团的货轮,还是海军的军舰,都载着满满的弹药、粮食、药品以及士兵,不停地朝着青津港靠近。
远处的一座山坡上,草丛深处,一个高倍望远镜的镜片正反射着微弱的阳光。
望远镜的另一端,一双锐利的眼睛正将青津港内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那是华夏军的侦察兵。
他潜伏在这里已经整整一天了,看着扶桑军的船只源源不断地驶入港口,看着士兵们将一箱箱的弹药从船上卸下,堆放在码头的仓库里,他的眉头不由得紧紧皱起。
“看来扶桑人要有大动作了。”
侦察兵在心里暗暗想道,他迅从背包里拿出纸笔,将看到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青津港,扶桑军运输船12艘,军舰5艘,卸下弹药约2oo箱,士兵约15oo人……”
记录完毕后,他小心翼翼地收起纸笔,趁着夜色即将降临,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山坡的草丛中,朝着帽山地区的华夏军驻地赶去——他必须尽快将这个重要情报汇报给赵国强。
……
与此同时,罗刹帝国的远东重镇海参崴,总督府内一片愁云惨淡。
“你说什么?扶桑人正在筹备新的战争?”
远东地区的总督伊万诺夫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