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上面,出现了一张张图表,一组组数据。
“这是我们团队,经过三个月的秘密勘探,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王景明指着屏幕。
“大家请看,这片区域的地层结构……”
“还有这块碎片的质地分析……”
“以及我们用最新的三维地质雷达,扫描出的地下结构图……”
他讲了整整一个小时。
他用海量的,看似专业的证据,构建了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
他的结论,只有一个。
苏婉的基金会,错了。
错得离谱。
讲完之后,他看着台下。
“我的报告,说完了。”
“我相信,证据,是不会骗人的。”
“科学,是不会骗人的。”
台下,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王景明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
“下面,是提问环节。”
立刻,就有几十只手举了起来。
王景明随手指了一位记者。
那位记者站起身。
“王教授您好,我是《京都新报》的记者。”
“我想请问,您认为,对于这种好心办坏事的行为,我们社会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
王景明笑了笑。
“我个人认为,热情,值得鼓励。”
“但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否则,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他又点了一位学者。
那位学者站起身。
“王教授,您的报告,逻辑严谨,证据确凿,令人信服。”
“我代表我们历史研究协会,对您的治学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不像提问,更像是表彰。
一连几个问题,都是如此。
整个研讨会,变成了一场王景明的个人表彰大会。
苏婉和她的团队,就像一群小丑,坐在那里。
接受着所有人的审视和嘲讽。
终于。
一位胆子大一点的记者,把话筒对准了苏婉。
“苏董,请问您对王教授的报告,有什么要说的吗?”
唰。
所有的镜头,再次对准了苏婉。
苏婉站了起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