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电影将分别在国内外同步登录院线,倒是赶巧了。
吕睿拿起手机,打给了彼得格里芬。
此时北美正处于晚上7点,电话很快接通。
“lv”彼得的声音传来。
“那边情况怎么样”
彼得知道他问的是发行情况,立刻回应道:“发行很顺利,狮门提前办了两场媒体影迷试映活动,口碑不错。
广告方面,目前只在二线媒体上做过投放,真正发力要等上映后,根据票房反馈来跟进……”
万圣节已过,温子仁的处女作《电锯惊魂》以120万美元成本狂揽5518万美元,大获成功!
如今他的新作《潜伏》也将登陆院线。
虽然北美传统恐怖片档期已过,但靠着前作和导演热度,影片关注度并不低。
“户外硬广投放效果如何”吕睿追问道。
“还不错,调查报表显示,100个看过广告的观众里,有30到40人表示想上映后去看。”
这就足够了!
吕睿满意点头,特意强调:“跟狮门谈谈,我们愿意再追加50万美元宣传费,看他们能不能再支持一些资金争取上映前一周加大宣传力度。”
好莱坞恐怖片平均放映周期为3到4周,也就是一个月左右。
但成本上千万美元、口碑票房好的电影,通常会延长到7到8周,也就是两个月。
这个周期十分关键!
因为放映时间越长,票房和收益自然也就越好。
恐怖片影院生命周期本就偏短,不如传统大片,所以上映首周绝对是关键节点!
彼得应道:“好的,我现在就联系狮门。”
受时差影响,《潜伏》比《致命魔术》晚15小时上映,所以细节还能调整。
“对了,上映规模多大”吕睿差点忘了核心问题。
彼得脱口而出:“狮门影业经过两次试看会之后,对《潜伏》的综合评定为b级,预计首日上映规模不会低于1500家影院。”
“好。”吕睿满意点头。
上映影院数量,将直接决定票房高低。
虽然b级之前还有四个等级,但内部综合评定为“b”的恐怖片,反响其实已经算很不错了。
要知道,现在可是好莱坞的冲奖期。
一周后又是圣诞节,大片云集!
要知道,现在正处于好莱坞电影冲奖时期,而且一周后就是北美圣诞节了。
《潜伏》作为一部小成本恐怖片,在这个时期无疑是群狼环伺下的小绵羊。
不过,北美恐怖片大多都有固定受众,受大片影响相对会小一些。
“尽可能多联系一些媒体和影评人,上映后进行造势宣传,持续拉大热度……”
恐怖片讲究短期爆发,高潮来的快、去的也快。
所以,上映前一周必须把热度推起来。
如果前两周拿不到足够多的票房,想追求长尾效应,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吕睿没指望《潜伏》能像原版那样口碑票房双丰收,只要票房成功就行。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现在的银幕数和票价没法和后世2011年比。
他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更多还是熟悉北美电影的筹备、投资、制作到发行放映全流程。
真要赚钱,还得看和索尼哥伦比亚合作的《当幸福来敲门》、跟狮门合作的《我是传奇》,以及与华纳合作的《致命魔术》。
结束与彼得格里芬的通话后,吕睿又简单处理了一些侯宏亮提交的待签文件。
《全民情敌》的收益已全部统计完,欧美地区发行权最终被二十世纪福克斯以380万美元拿下。
至此,这部电影也算是正式收官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在两岸三地票房均位居行业前列。
内地票房仅次于《十面埋伏》,排行第二。
香江市场以2069万港元位列第三,仅次于《鬼马狂想曲》和《新警察故事》。
唯独在湾湾省市场,票房没能挤进前十。
即便有黎名的票房号召力,也顶不住好莱坞大片的冲击。
放眼望去,当前湾湾票房榜排行前十全是好莱坞电影,没有一部国产片。
由此可见,该地区受好莱坞文化“影响”之深!
本地电影《十七岁的天空》,仅以500万票房成绩便成为了台省本土冠军,由此则可以分析出该市场的疲软之势。
处理完公司事务,吕睿起身去了隔壁的睿月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