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沉浸式首映礼宣传!惊艳好莱坞!((3 / 6)

阵瘆得慌。

突然,巷口闪过一个佝偻身影,伴随着低沉的嘶吼声,引得人群一阵惊呼!

那是扮演“夜魔”的演员,穿着灰黑褴褛的服装,在阴影中快速穿梭,转瞬便消失不见,只留下挥之不去的紧张感。

莱克用高速捕捉摄像机拍到了这一幕,然后通过电视信号转播车,投放到了多家电视台。

屏幕前的观众们看着这一幕,与现场众人一样,纷纷发出了惊呼:

“刚才那是夜魔吗看着好吓人!”

“听说夜魔通常都会在晚上露面,白天的话应该不会有事。”

“一定要小心,要顺利到达剧院,别被夜魔抓住……”

此时,社交媒体上,“偶遇夜魔”的话题已悄然发酵。

有人拍到了“夜魔”在街角一闪而过的模糊身影,有人上传了自己对着“求救纸条”的合影,讨论声浪随着入场观众的增多而愈发高涨。

从踏入这片封闭街区起,所有人都像真的走进了电影里的末日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紧张与好奇,等待着这场特殊首映礼的正式开启。

尽管在场每个人都清楚,眼前一切不过是电影宣传噱头。

那些“夜魔”是演员,街道的荒芜是精心布置的场景,所谓的“求救纸条”也只是道具师的手笔……

但这丝毫没有削弱关注度,反而让这场首映礼营销热度持续飙升。

毕竟封闭华盛顿两条街区来打造一场电影首映礼这件事,本身就足够震撼!

消息早在几天前就传遍了全美,以至于眼下不仅媒体蜂拥而至,连不少普通民众都特意赶来街区外围围观,想看看“末日场景”究竟长什么样。

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讨论量呈几何级增长,热度不输任何重磅新闻。

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能在走进影院前就对电影产生了强烈代入感。

即便明知是假,但那份身临其境的紧张与好奇,也足以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这场“末日盛宴”买单。

这也让尚未正式上映的《我是传奇》,顺利成为了全美的焦点话题。

一路向前,街区两边遍地荒芜,夜魔的身影不断闪现。

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块“安全区指引牌”,箭头指向华盛顿音乐剧院,牌面边缘处还故意做了磨损处理,像是幸存者们临时手绘而成,真实感瞬间拉满。

现场人群热议不断:

“穿过这条街区就能看到丹泽尔华盛顿了吗”

“应该能,期待一下吧,我都好久没看到他主演的电影了。”

“黑人拯救世界,想想就带劲!”

“那当然,美国可不只有白人,没有我们黑人,哪有现在的美国”

一路有惊无险,数百人顺利进入剧院内部。

此刻,剧场里已被改造成了电影主角的“安全屋”。

墙面上贴满了泛黄的病毒扩散地图,密密麻麻的便利贴记录着零碎的幸存者信息,诸如“第三街区有物资”、“夜魔怕紫外线”等。

舞台中央则立着复刻的武器架,仿真步枪、砍刀整齐排列,旁边摆着几盆精心养护的绿植,在昏暗光线下透着生机。

背景里,“日常防御警报”的低鸣与“收音机杂音”交织,一瞬间便将人拉入了密闭的生存氛围。

众人依照指引落座,但目光仍被周遭细节所吸引着。

突然,全场灯光骤暗,只剩下“应急灯”发出幽绿微光。

大银幕微微亮起,开始播放“病毒爆发后第1000天”的专属短片。

画面里,丹泽尔华盛顿独自坐在安全屋里,对着镜头喃喃自语:

“第1000天了,收音机里的信号依旧只有杂音……这世上,真的还有其他幸存者吗”

话音刚落,一道低沉的声音突然从黑暗中传来,带着收音机般的电流感:

“这里是幸存者广播,提问,现场是否有人相信,末日之后仍有希望”

主持人以“幸存者”身份现身,抬手示意。

台下观众纷纷应声举手,现场镜头实时捕捉着一张张或坚定或动容的脸,投映在大银幕上。

这一刻,仿佛全场所有人都变成了末日里的同路人,而关于#我是传奇幸存者#的讨论也随着转播扩散到了全网,再次引发热议:

“上帝啊!这也太真实了!”

“实景体验电影画面我的天!今天能去参加首映礼的观众实在是太幸运了。”

“等电影上映,我一定要去看,这场首映礼宣传也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