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初审被打回来了?目標:助韩三坪上(3 / 4)

金量。

眼下吕睿想的是,要是中影因为没竞爭过他就恼羞成怒,那么后续睿兴院线的排片、睿视界的电影过审,都有可能处处碰壁,那麻烦可就大了。

“哈哈哈!”韩三坪突然大笑起来,看著吕睿紧绷的神情,反问道,“为什么要针对你

你现在可是华语电影圈的『当红炸子鸡』,拍的片子既叫好又叫座,中影支持你还来不及,怎么会傻乎乎地打压呢”

吕睿一听这话,暗暗鬆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意:“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若是中影能一直保持这种態度,他后续推进睿兴院线的扩张,也就能彻底放开手脚,不用再担心背后被掣肘了。

这可比解决《药神》的修改问题,更让他安心。

这时,韩三坪话锋又一转,语气中增添了几分恳切:“非但不会刻意针对,你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儘管来找我。

不管是协调地方资源,还是对接合作方,我都能安排人帮你搭线,后续有什么利好院线的政策,我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他这话可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

这几年,电影市场热度渐起,但资本和影视公司却只愿意把钱砸在台前,追明星、捧名导、投热门题材,一门心思想抢“上游製作”的红利,鲜少有人关注院线这个决定市场大盘的下游终端。

就像一群人都盯著金矿,却没人愿意先造锄头。

大家都想靠电影以小博大,却忘了影院硬体跟不上,再好的片子也没地方放,市场终究起不来。

可吕睿却不一样。

在民营公司扎堆挤在上游的环境里,他偏偏重金砸向院线,还能在製片端做出票房成绩大卖的作品。

这种既懂上游、又重下游的眼光,在年轻一代里实在是太少见了!

韩三坪甚至觉得,有他这样的人推动,国內院线市场说不定还能少走几年弯路。

“现阶段,市场缺好电影,但更缺能撑得起大盘的院线。

好电影能培养观眾、打开局面,可院线发展慢了,就像路没修好,车跑再快也没用。

只有上游下游一起跑,软体硬体都跟上,电影市场才能真正繁荣,所以我是真心支持你做院线,这对整个行业都是好事……”

韩三坪常年做製片和发行,可太清楚行业痛点了。

愿意投电影的资本越来越多,但愿意碰院线的却越来越少。

否则偌大的中国,也不会只有36条院线。

而且更关键的是,当下几大院线巨头要么是国字號,要么有国资背景,成规模的民营院线屈指可数。

吕睿的睿兴院线现在横空出世,搭配万达那边的气势磅礴,恰好能逐步补上这块短板。

这番话几乎是把“支持”明牌摆在了檯面上,也让吕睿瞬间信心倍增。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未来韩三坪一定会坐上中影董事长的位置。

有这位未来中影掌舵人的支持,睿视界的电影过审、睿兴院线的扩张等,就相当於多了一层最靠谱的保障。

想到这儿,他心里已然有了盘算。

必须得帮韩三坪稳稳拿到那个位置!

因为只有他上去了,睿视界和睿兴院线才能少些掣肘。

毕竟要是换了別人,谁知道会不会冒出新的麻烦

“那我就先谢过韩董了。”吕睿起身给韩三坪添上茶,语气真诚,“后续要是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我肯定第一时间找您请教。”

韩三坪笑著摆手:“客气什么,都是为了行业好,你安心把《药神》改好,院线那边有动静的话,隨时跟我通个气就行。”

“行。”

吕睿点了点头,隨即拉开办公桌抽屉,將早已准备好的剧本拿出来,递向韩三坪。

韩三坪下意识伸手接过,目光刚落到封面上,瞬间眼前一亮!

《环太平洋》四个黑体字格外醒目,就像暗夜里骤然亮起的光,让他心里瞬间热了起来。

他甚至没来得及翻开剧本,先抬头看向吕睿,语气里满是急切:“写好了”

“嗯,刚定稿。”吕睿点头应道。

“哈哈,好!太好了!”韩三坪兴奋得一拍大腿,拿起茶杯將剩下的水一饮而尽,起身就往门外走,脚步都比来时快了几分,

“剧本过审的事你別管了,我来盯著!你赶紧把项目书做出来,越快越好!”

吕睿看著他风风火火消失在门外的背影,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这位对大製作电影的执著,简直快到了“魔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