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真三人争论不下,吵得李成梁头疼。
“砰!砰!砰!”
李成梁砸了两下桌子,喊道:“行了,别再吵了,徐川,你说说!”
徐川被李成梁问到了头上,沉默了片刻。
邱真、朱能、张玉三人齐齐盯着徐川,让徐川压力山大。
徐川眼眸微微转动,说道:“大人,末将觉得张大人说得没错,坞堡之事关键在于银两,朝中户部侍郎去年刚刚抨击我宁远卫耗费军费严重,对大人您颇有微词,若贸然推展开坞堡战略,要耗费的银两太多,我宁远卫是真没那么多钱。”
张玉悄悄地朝徐川竖起大拇指:英雄所见略同!
可徐川旋即话锋一转:“但正如邱大人所言,建立坞堡的确可以改变现有的军寨格局。”
听到这里,朱能挠了挠头,不满地说道:“徐大人,你这不是和稀泥吗?说了跟没说有啥区别?”
徐川微微一笑,指了指沙盘上的小小军寨。
“不,我认为可以选一个军寨为试点,推行坞堡战略,看一看效果。”
“如此,一来可看看坞堡的作用如何,二来节省银两,不会有很大压力。”
“选一个军寨当试点?”邱真微微蹙眉,问道,“可行是可行,但谁来揽下这重任呢?”
作为试点,负责建造坞堡的人责任重大,一举一动都在千百双眼睛关注之下。
一旦做不好吃了败仗,到时候可有得受了。
徐川想了想,往房间之外看了一眼。
“今夜军中会举行庆功宴,届时军中的千夫长、百夫长,以及要晋升百夫长的甲等兵卒都会到场。”
“不妨将此事告诉他们,看一看谁适合担当重任,谁愿意主动接过重任。”
徐川说完,向李成梁拱手行礼。
“大人,您看?”
李成梁的眸子扫过四个校尉,心中在衡量徐川所说。
贸然改变兵制可不是小事。
要推行坞堡战略,李成梁少不得与兵部耗费唇舌,还要承受来自兵部的压力与刁难。
可若不变,宁远军与北蛮鞑子交战,每一次总是宁远军损伤更多。
连给人“发媳妇募兵”的招式都用上了,再这么下去,宁远卫怕是早晚撑不住。
穷则思变,李成梁现在就是这样。
“嗯……就按照徐川说的,庆功会上,邱真你寻个时机将坞堡一事讲出来!”
“末将谢大人信任!”
邱真心心念念多年的战略终于有了第一步,他顿时喜形于色……
宁远关,日落黄昏。
从各军寨受召赶回来的军卒们陆续进入了指挥使府邸。
林枫、侯五、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