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陆摇来到苏倩倩的办公室,先看到一份文件。原来,陆摇此前提交的一份新干部名单,要填充给镇政府的各个岗位。搬到新镇之后,岗位就会变多,管理模式也要变化,类似于社区的管理模式,需要更多懂得现代化办公技巧和沟通技能的干部。
现在,县里领导给了最终的决定名单,这里面的人,将是他新竹镇的干部。他看了之后,发现关键岗位的人,还是换了,比如他推荐的副镇长,社保和财政方面的干部,被县城否定了,换成了县组织部考察的另外人选。
“你都考察过了吗?还是顾时运他们硬塞的?”陆摇有点无语,这个苏倩倩真是个神经,该坚持的不坚持。
“安排干部,本来就是县里的工作,你还没有到那个层次。镇上的事,才是你说了算。”苏倩倩说,显然对陆摇的吐槽不满意。
“随便你吧,你是书记!签字!”陆摇拿出一两份文件,让苏苏倩倩签字,毕竟,她是书记。
苏倩倩大概看了一眼,上面有陆摇的签字意见,也是新镇建设的相关事宜,便也签字。
最后,递给陆摇要,她想起什么,道:“你成立了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你搞了什么资产?”
陆摇道:“咱们县城有城投债,我也想给新竹镇带来一些债务。新竹镇没有钱,万万不能啊。”
“你想死,你竟然碰钱!你没那样的经济头脑,你就不要经商!你掉书袋就行,不要掉钱眼。”苏倩倩说,不希望陆摇涉足财政相关,因为那容易让人产生贪污的念头。
“谢谢你的提醒,但你有你的格局和视野,我也有我的想法,嘿嘿。”陆摇看一眼签字,没别的事了,也就起身起来。
苏倩倩想了想,就让助手进来,吩咐助手,道:“你查一下陆摇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里面都有什么业务。”
助手回忆一下,道:“如果陆镇长没有搞变动的话,应该就是一个空壳公司,里面并没有什么业务。他应该是更多是未雨绸缪,是要等到新镇建成之后,形成了资产,才会往里面填充资产。”
“他真是不务正业!他一个书呆子,还会经商?”苏倩倩说,有点不屑。
“陆镇长很聪明,会学习的吧。”助手说,她所知,陆摇管理的矿企效益还是不错的,还有别的数据显示,陆摇也有经商的天赋。
“你跟进一下。”苏倩倩说,觉得陆摇越来越不好控制。她始终无法消除和陆摇的分歧,陆摇不会对她死心塌地,陆摇也敢给她甩脸色。如果她没有常务副县长的身份,就算她是镇委书记,也真压不住陆摇。
陆摇对于不能按照他的意思布置干部,也并不是太介怀,毕竟,苏倩倩是镇委书记,是一把手。
对于干部的标准,他觉得只要能完成他布置的事就行。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干部,只要到岗,都会对他的新镇项目和矿企有帮助。
再忙活半年左右,到了年底,陆摇的新镇项目就完成了不少工程,比如新镇政府,小学,大部分安置房,职工医院,都落成了,过年期间,陆续搬迁。
阳春三月,一场简朴而隆重的搬迁剪彩仪式正在新镇政府大楼前举行,彩旗招展,人头攒动。
县委书记顾时运、县长霍庭深等县领导悉数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新竹镇灾后重建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宣布新竹镇翻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陆摇作为镇长,站在领导们身后,脸上带着微笑,心中却平静无波。这些场面上的赞誉,对他而言,远不如看到群众乔迁时脸上的笑容来得实在。
仪式结束后,县领导们在新镇进行了简短视察,便乘车返回县城。喧闹过后,新镇恢复了建设中的忙碌与生机。
陆摇站在新办公楼的窗前,望着初具规模的镇区,心中感慨万千。这是他心血凝聚的成果,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是一个阶段的结束。
果然,不久后,县里召开第一季度经济工作总结大会。新竹镇凭借新镇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镇属矿企效益提升带动财政收入显著增加等亮眼数据,成为会上备受瞩目的焦点。
陆摇作为镇长,上台做了经验介绍,虽然言辞谦逊,着重强调上级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但扎实的业绩和清晰的思路,依然赢得了与会者的掌声。
散会后,陆摇正准备随人群离开,却被县长霍庭深的秘书悄悄叫住,引到了县长办公室。
霍庭深的办公室宽敞明亮,透着一种务实而不失威严的气场。他亲自给陆摇泡了杯茶,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