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归途闲趣(2 / 3)

林如海的语气温和又耐心。

“你看这车窗外的地。”

“有的地方长草,有的地方是沙石。”

“看着截然不同。”

“但它们都承载着这片天,不是吗?”

“人也是一样。”

“样貌言语虽有不同。”

“但盼望丰衣足食、家人安康的心。”

“却是相通的。”

“为官者,若能有容纳百川的胸襟,视万民如一家,又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父子二人一问一答,让车厢里浮躁的奶香味都沉淀下来,染上了一丝书卷气。

权景瑶斜倚在软垫上,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唇角无声地弯起。

一边是为了一块点心斗智斗勇的两个小吃货,另一边是探讨着朴素道理的父子俩。

而将这一切维系在一起的中心。

是阖着眼眸,气息悠长的黛玉。

真好。

权景瑶在心里感叹。

这才是“家”

该有的样子。

吵吵闹闹,又温馨安宁。

为了守护这份美好,之前在西疆经历的一切血腥与杀戮,都值了。

她忍不住凑到黛玉身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揶揄。

“玉儿,真不管管那两个小皮猴?”

“再吵下去,车顶都要被他们掀了。”

毕竟牵涉到琳琅小公主,她不好直接插手。

黛玉眼睫微动,睁开了眼。

她的眸光清澈如洗,没有半分迷蒙。

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还在为“一小口”

究竟是多大,而讨价还价的琳琅和宇轩。

“无妨。”

她声音清清浅浅。

“小孩子精力旺盛,堵不如疏。”

说着,她素手一翻。

掌心凭空多出三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

上面裹着的糖稀,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哇!

糖葫芦!”

“姐姐最好了!”

方才还剑拔弩张的两个小家伙,瞬间化干戈为玉帛。

一人一串,眉开眼笑地凑到黛玉身边。

左一个“青阳姐姐”

右一个“姐姐真好”

小嘴甜得像抹了蜜。

就是一直扮小大人的小文杰,也忍不住伸出手,拿走了最后一串。

他复活后,除了如饥似渴地学习。

便是对这些新鲜的小玩意儿,表现出了孩童应有的兴趣。

也就在这种时候,他才看上去像个真正的小孩子。

权景瑶看得直乐。

对着黛玉挤了挤眼睛。

看,还是你有办法。

黛玉唇角也难得地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很快又敛去。

她看向窗外。

马车正行进在一片广袤的戈壁上。

远处的地平线与蔚蓝的天空连成一线,景致单调却壮阔。

“我们到哪了?”

她问。

一直沉默驾车的权景朔亲卫在车外恭敬地回答。

“回郡主,已出了迪州地界。”

“再往前走一日,便可进入青州地界。”

林如海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青州?”

权景瑶注意到他的神色变化。

不由问道:“夫君,这青州有什么问题吗?”

林如海叹了口气,神情有些凝重。

“我为官多年,对各州府的官声风评,略有耳闻。”

“这青州……素有‘清水衙门混水多’的说法。”

“其知府冯延年,在京中的名声,可算不得好。”

权景瑶挑了挑眉。

“混水多”

三个字,她听懂了。

“有多不好?”

“官场之上,有三种官。”

“一种清流,一种浊流。”

“还有一种。”

“是随波逐流。”

林如海缓缓道:“而这位冯知府。”

“却是能搅动一池清水,让其变成浊流的能人。”

“据说,其人贪酷成性。”

“治下百姓,苦不堪言。”

车厢内的气氛,因林如海这几句话,悄然生了变化。

方才的轻松闲适,淡去了几分。

琳琅和小宇轩虽然听不太懂,但也感觉到了大人们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