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只是周默的声音,更是他话语背后的孤独、悔恨与希望。
“我听得见。”她轻声回应,泪水滑落,“我一直都听得见。”
这一瞬,两股声波跨越千山万海,在大气层中交汇,形成一道前所未有的谐波峰值。
黑色飞行器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一行字:
>“检测到第十三锚点激活。重启协议终止。净化程序待命。”
金字塔缓缓沉回海底,天空的巨眼消散,全球的失听症状开始逆转。
人们重新听见彼此,也听见了自己内心最深的渴望。
数月后,联合国正式成立“全球共感理事会”,苏晚任首任主席。她在就职演讲中说:“语言会撒谎,但声音不会。当我们学会用耳朵去看,用心去听,战争将成为历史课本里的谜题。”
周默则留在敦煌,修复并开放了“听者纪念馆”。馆中最珍贵的展品,是一台老旧的录音机,旁边写着说明:
>“它录下的不是声音,是爱的频率。请安静片刻,也许你能听见她。”
至于林知夏?
某年冬夜,北极光如绸缎般舞动。一支探险队在格陵兰冰盖深处探测到稳定的111.7Hz脉冲信号,持续不断,宛如心跳。
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有人说那是地质活动,有人说是仪器故障。
唯有当地因纽特老人笑着说:“那是她在教星星唱歌。”
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当有人真心倾听另一个人的话语,无论语言是否相通,心中总会泛起一丝熟悉的温暖??
仿佛风中传来一声轻笑,一段笛音,一句未曾说出口的“我在”。
她从未离开。
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