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34章 研计划(2 / 5)

队,周子轩对周阳说:“爸,这要是成了,我们的钢材就真能‘上天’了。

得赶紧申请航天材料认证,以后还能拓展卫星、空间站的市场。”

囡囡翻开手机里的航天材料标准:“认证要做的测试多着呢,比如空间辐射试验、原子氧腐蚀试验,我让王博士联系中科院的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下周就开始准备。”

第二天一早,非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协议通过视频签约。

当地教育部部长在镜头里说:“感谢中国轧钢厂的支持!

这所学院将是西非第一所钢铁专业院校,我们会派最优秀的学生来学习。”

周阳对着镜头笑道:“我们不仅会提供教材和师资,还会在学院里建个小型炼钢实验室,让学生们能亲手操作微型电弧炉。”

部长兴奋道:“太好了!

我们的总统想下个月亲自来参加奠基仪式,到时候想参观你们的尼日利亚钢厂。”

赵工在旁边插话:“我们已经开始平整土地了,实验室的设备清单也拟好了,都是国内淘汰下来的二手设备,翻新后照样能用,还省成本。”

挂了视频,周子轩看着非洲地图:“总统参观那天,得把光伏制氢系统、智能监测中心都展示出来,让他们看看中国技术的实力。”

囡囡补充:“我让it部做个钢厂的vr导览,总统戴上眼镜就能看全流程,不用在大热天跑现场。”

接下来的几周,厂里的项目像滚雪球一样推进:航天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顺利完成,石油管道局追加了1万平米柔性智能钢材订单,德国合资工厂的炉钢水成功浇铸,尼日利亚的职业技术学院奠基仪式如期举行……

这天,周阳、周子轩、囡囡在中控室看着实时传来的非洲奠基仪式画面,赵工正陪着当地总统参观光伏电站。

“您看这光伏板下的蔬菜,”

赵工指着镜头里的大棚,“都是用钢厂的废水灌溉的,一点没浪费。”

总统笑着说:“中国的循环经济理念太棒了!

我们要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还想请你们帮忙建更多的绿色钢厂。”

周阳对着麦克风说:“我们很乐意合作。

可以先在拉各斯建个示范厂,用氢基技术和光伏制氢,碳排放比传统钢厂低7o。”

总统当即拍板:“就这么定了!

我让矿业部下周就跟你们对接细节。”

中控室里一片欢腾,周子轩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全球订单数据,对周阳说:“爸,我们的氢基钢材已经进入12个国家的市场了,年底说不定能进全球钢铁企业百强。”

周阳摆摆手:“百强不是目标,要做就做绿色钢铁的全球标杆。

你看李工在德国的视频,他们的氢基钢材被用于柏林新机场的屋顶,又轻又抗震,这才是我们要的口碑。”

囡囡翻出王博士团队的最新研计划:“下一步我们想做‘钢材-光伏-储能’一体化组件,把柔性智能钢材和光伏板、蓄电池压合在一起,能直接当建筑幕墙用,电、储能、监测一步到位。”

周阳点头:“这个方向对,建筑光伏一体化是大趋势。

让市场部赶紧联系国内的幕墙企业,先做几个示范项目。”

夕阳透过中控室的窗户,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

屏幕上,非洲的奠基仪式还在继续,德国的工厂正在轧制新一批钢材,国内的柔性智能钢材生产线刚出第一车货……不同时区的画面在同一个屏幕上流动,像一幅跨越国界的钢铁画卷。

“爷爷,”

囡囡突然指着屏幕角落,“您看阿明在学院实验室里教学生炼钢呢,那认真的样子,真像当年的您。”

周阳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欣慰:“钢铁会生锈,但技术和精神能传下去。

我们这代人把钢厂从‘黑’变‘绿’,你们要把它从‘中国’带向‘世界’。”

周子轩握住父亲的手,又看看身边的女儿,语气坚定:“放心吧,这条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中控室的灯光渐渐亮起,与窗外的晚霞融为一体。

机器的轰鸣、键盘的敲击声、跨越重洋的对话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关于传承与开拓的歌。

而这歌,还将在更多的钢厂、更多的国家、更多代人的手中,继续传唱下去——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延伸的新。

周阳的目光从屏幕上的非洲画面移开,落在桌角那份《“钢材-光伏-储能”

一体化组件研计划》上,指尖轻轻敲击着纸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