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嘴声,闻着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忽然想起了一句诗:“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槐花的“小花”
机器人要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个胡同。
李大妈把攒了半年的鸡蛋票塞给槐花:“好孩子,多吃点鸡蛋补脑子,到了国外可得给咱中国人争光。”
张大爷则颤巍巍地拿出个布包,里面是他年轻时在工厂得的“技术能手”
奖章:“带上这个,保准能赢!”
三大爷特意给槐花的机器人做了个木架子,刷上红漆,上面刻着“为国争光”
四个金字。
“这架子得带上,”
他拍着胸脯保证,“到了赛场,咱的机器人往这架子上一站,气势就压过他们一头。”
傻柱更实在,天天变着花样给槐花做好吃的,今天是红烧鱼,明天是糖醋排骨,美其名曰“补脑套餐”
。
“槐花,你可得好好比,”
他边给槐花夹菜边说,“等你拿了奖回来,我给你烤个三层高的机器人蛋糕,比你那‘小花’还高。”
许大茂则跑前跑后地帮忙办手续,签证、机票、酒店,安排得妥妥当当。
“周叔,您就放心吧,”
他拿着行程单给周阳看,“我托德国的朋友订了离赛场最近的酒店,还雇了个翻译,保证槐花在那边吃好住好。”
周阳看着忙前忙后的街坊们,心里暖烘烘的。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出国考察,也是这样,厂里的老伙计们塞给他煮鸡蛋、烙饼,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他在外面受委屈。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性子,看似平常,可真到了关键时候,心都往一块儿凑。
出前一天,院里特意办了场“壮行会”
。
傻柱杀了只老母鸡,炖了满满一大锅鸡汤;秦淮茹蒸了两笼肉包子,热气腾腾的;三大爷炒了盘花生米,说是“长生果,能带来好运”
;二大爷则把他那只最会叫的玉鸟拎了来,说是“给槐花唱个送行曲”
。
槐花穿着新衣服,抱着她的机器人,给每个人都鞠了一躬:“谢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一定好好比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周阳端起酒杯,看着槐花说:“槐花,到了国外,别紧张,就像在院里玩一样。
记住,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看看,咱中国的孩子,有多棒。”
“嗯!”
槐花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坚定。
第二天一早,周阳和囡囡陪着槐花去机场。
胡同里的街坊们都来送行,站在路边挥手,直到汽车看不见了才散去。
飞机起飞时,槐花趴在窗户上往下看,北京的轮廓越来越小,她忽然小声说:“周爷爷,我有点想院里的月季了。”
周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等咱们回来,月季肯定开得正艳。”
槐花在德国比赛的那几天,四合院像少了点什么,总觉得不热闹。
三大爷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新闻里出现槐花的身影;傻柱烤饼干时,总会多烤一份,说“等槐花回来吃”
;许大茂则天天给德国的朋友打电话,问槐花的情况。
比赛结果出来那天,许大茂第一个接到消息,他在院里蹦着高喊:“槐花拿了金奖!
咱的‘小花’机器人拿了金奖!”
全院的人都跑了出来,三大爷激动得直抹眼泪:“我就知道这孩子行!
没给咱院丢脸!”
二大爷赶紧把他的玉鸟笼挂到最高处:“给咱的功臣唱歌!”
傻柱则转身就往厨房跑:“我得赶紧炖只鸡,等槐花回来庆功!”
周阳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场面,忽然觉得眼睛有点湿润。
他想起小时候,院里的孩子得了奖状,全院人都跟着高兴;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给街坊们分点。
这种人情味,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槐花回来那天,院里像过年一样热闹。
许大茂特意租了辆花车去机场接她,车身上贴着“欢迎我们的小英雄回家”
的标语。
槐花捧着金灿灿的奖杯,坐在花车上,笑成了一朵花。
街坊们站在路边,手里拿着鲜花和彩带,不停地喊着“槐花真棒”
。
三大爷举着他的老相机,跑前跑后地拍照,嘴里念叨着“这得好好保存,给后人看看”
。
回到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