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空间褶皱降临长城卫星矩阵失效(1 / 2)

宇宙深处的暗紫色星云旁,“蚀影号”

侦察舰正如同蛰伏的猎手般悬停。

它的舰体并非传统金属质感,而是由某种半流体态的未知材质构成,表面布满蛛网状的生物纹路——每一道纹路都是一条能量导管,此刻正随着舰内核心的运转,从幽蓝渐变为刺目的靛紫。

舰体两侧延伸出三对薄如蝉翼的“空间鳍”

,微微颤动着切割周围的暗物质,在虚空中留下转瞬即逝的银灰色轨迹。

指挥舱内,七名“织空者”

正围绕着中央的球形控制台忙碌。

它们没有固定的躯干,而是由六根透明的“肢管”

与核心囊组成,囊内漂浮着淡蓝色的神经液,无数细小的荧光颗粒在液体中穿梭,那是它们交流的“思维信号”

为的织空者编号“泽”

,它的神经液中漂浮着三颗醒目的金色颗粒——这是族群中“战术指挥官”

的标志。

泽的肢管轻轻触碰控制台,球形装置立刻投射出三维地球模型,模型表面覆盖着细密的红色光点,正是长城卫星矩阵的分布坐标。

“能量锚定准备。”

泽的思维信号转化为尖锐的电磁脉冲,在指挥舱内回荡。

两名织空者同时将肢管插入控制台的接口,舰体核心的光芒骤然增强,舱壁上的纹路开始高频闪烁。

虚空中,蚀影号前方的空间先是出现细微的波纹,就像被指尖按压的保鲜膜,随后波纹迅扩大,形成直径过百公里的漩涡。

漩涡中心,原本笔直的星光开始扭曲成螺旋状,暗物质粒子在引力拉扯下出淡紫色的辉光——空间褶皱正在形成,其内部的时空曲率已达到人类物理公式无法计算的量级。

地球,位于青藏高原的长城卫星矩阵监测中心内,三百多块显示屏同时亮起刺目的红灯。

刺耳的警报声不是单一频率,而是由低到高的阶梯式轰鸣,让每个人的耳膜都阵阵痛。

李博士的白大褂上还沾着咖啡渍,他刚从实验室赶来,双手撑在主控台前,死死盯着中央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乱码。

屏幕原本显示着全球卫星的实时轨道图,此刻那些代表卫星的绿色光点却像无头苍蝇般乱窜,部分光点甚至开始闪烁,代表信号中断。

“小张,立刻调取三号区域卫星的姿态数据!”

李博士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二十出头的天体物理学家张悦立刻敲击键盘,屏幕上弹出一串混乱的参数:“博士,卫星姿态角偏差过3o度,太阳能帆板完全失控,定位系统显示‘坐标漂移’——它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

旁边的通讯工程师老周猛地扯下耳机,额头上的青筋凸起:“不行!

所有频段都被干扰了!

我尝试切换备用加密频道,刚接通就被一种高频噪声覆盖,那噪声的频率……根本不是地球已知的任何信号!”

他说着调出频谱图,图上原本规整的信号波变成了杂乱无章的锯齿线,在3oogh到5oogh的高频段,一道深紫色的干扰带像屏障般横亘其中——那正是空间褶皱释放的能量频段。

监测中心的角落里,实习生林晓突然出一声惊呼:“博士!

快看七号旧卫星!

它还在传回数据!”

众人立刻围过去,屏幕上显示着一组破碎的图像:漆黑的宇宙背景中,一道巨大的空间漩涡正在旋转,漩涡边缘有一艘诡异的舰体轮廓,舰体表面的纹路闪烁着靛紫色光芒。

但图像只持续了三秒,就被更密集的乱码覆盖,最后彻底变黑——七号卫星也失联了。

与此同时,北京军事指挥中心的地下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椭圆形会议桌旁,二十多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和科学家正盯着大屏幕,屏幕上正播放着监测中心传来的卫星失控画面。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艾伦将军猛地一拍桌子,金属桌腿在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这是赤裸裸的宣战!

织空者(人类临时为外星文明命名)正在摧毁我们的眼睛!”

“艾伦将军,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铭推了推眼镜,调出卫星矩阵的设计图,“长城卫星矩阵的通讯依赖跨轨道激光中继,空间褶皱扭曲了激光的传播路径,甚至改变了卫星的原子钟频率——我们现在连卫星的准确位置都算不出来。”

“那地面雷达呢?”

俄罗斯国防部长沃罗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