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朝廷不管(1 / 2)

“驻军对北狄人视若无睹?”

林蔓蔓问道。

赵知县激动地拍着大腿,带着愤懑和不甘,“他们就差跟着北狄人一起抢了,我也不怕这些话传出去,横竖我就这一条烂命,没准儿我死了还能掀风浪,让朝廷好好看看安岭县。”

他顿了顿,又摇了摇头,眼中忽然流露出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要是谢老将军还在,要是谢家军还驻扎北境,何至于此啊?当年谢老将军镇守北境之时,北狄人哪里敢如此放肆?偶有小股流寇越境,谢家军必定追亡逐北,绝不姑息,那时候安宁县的百姓晚上都能睡个安稳觉,哪像现在?”

“谢老将军死了还要被人冤枉,他死了也没有换来北境安稳,我凭什么觉得我可以呢?”

赵知县苦笑摇头,像是自己说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

“谢老将军……”

林蔓蔓喃喃道,她的心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酸又痛。

听着赵知县对谢家军的追忆和赞誉,想到谢应疏如今却背负着叛国的罪名,在这同一片土地上被追杀得东躲西藏,她心中的思念与愤慨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们本该是守卫这片土地的英雄啊!

却被冤枉成这样,天道何在?公理何在?

赵知县并未察觉她的异样,兀自叹息良久,等没什么事了才起身告辞。

送走赵知县,林蔓蔓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北方漆黑冰冷的夜空,寒风如同刀割般吹在脸上,却远不及她心中的冰冷与疼痛。

这里的惨状,百姓的苦难,边境驻军的奢靡,到底何时才能被揭开?

星雨说道,“县主,外面实在是太冷了,还是先回屋吧。”

林蔓蔓点点头,也没有坚持,现在要是病了就不好了,还有好多事需要去做。

屋里炭盆噼啪作响,热气源源不断被送出来,却驱不散林蔓蔓眉宇间的冰寒。

她望着跳跃的火苗,声音低沉而压抑,“安岭县驻军如此糜烂,纵容北狄人抢掠,残害百姓,朝廷真就一无所知吗?”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答案。

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是默认可以这样。

如今边境不乱,损坏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百姓的利益,只要没有真的打起来,朝廷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星雨和星月对视一眼,神色凝重。

星雨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无奈,“县主,边陲之地,天高皇帝远,此类军务奏报通常先经过兵部,好多道程序之后才能传递御前,而军务如今……”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了,但是林蔓蔓明白的。

皇帝这几年被头风折磨得不成样子,又很是信任三皇子,几支军队都由三皇子把持着,就算明面上不是如此,背后他也使得上力气。

在这种情况下,消息怎么可能到皇帝那里。

而且就算皇帝真的知道,只怕也无动于衷。

星月又说,“即便真有只言片语传到陛下耳中,恐怕也会觉得是边将小题大做,或是为了索要军饷而夸大其词,安岭县太小太偏远,近年来又无大规模战事,在陛下眼中,这里的些许骚扰远不如京城权斗来得重要。”

等真的出了事,再派兵镇压,没有了谢家军,还有张家军,李家军,总会有人能用。

对于小部分百姓的利益,真不是一个当皇帝的人会时时记挂在心头的。

林蔓蔓的手忍不住攥紧了,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她知道这就是事实。

正是因为心里都清楚,所以才觉得无奈和愤怒。

“这里的百姓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只不过是生在了此地,也只不过是想过安稳一点的日子罢了。”

她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声音竟然带着一丝颤抖。

星雨知道她是性情中人,忍不住劝慰道,“您的善心,奴婢们明白,只不过眼下实在是不合适,直接去密信弹劾驻军将领,非但难以动摇其分毫,反而会让皇上怀疑,不仅于大事无异,可能还会连累自己,甚至会耽误此地农耕。”

星月也很认同,“当务之急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京中也不是只有奸臣当道,只是需要铁证和合适的契机,一旦有证据可以动摇其根基,到那时,自然可以为此地百姓讨回公道。”

林蔓蔓看向她们二人,她们是由长公主培养的,对朝中局势看得比她一个村妇明白。

这些话十分中肯,林蔓蔓也知道这才是对的。

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压下翻腾的情绪,这些话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复杂,整个人都冷静了不少。

皇帝如今还算信任她,但也仅限于让她培育粮种和找药材,一旦她开始关注边防军务,只怕皇帝心里就有别的想法了。

她被封为嘉禾县主,被允许各州县巡讲,那就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让处境更加艰难,还会影响她正在做的事。

等再次睁开眼,她的目光已经恢复了冷静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