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容后再议(2 / 3)

老家伙,太能扯淡了。

让他说一下福建郑氏,硬是绕到了大江南,十万八千里,得比个没完。

“最好的时机,还是东征以后”

“到时候,光复太祖基业,什么都好说了”

“再有一点”

“三个,太多了点,少一点吧”

“具体的人选,你们这些人,也该好好的,再斟酌一二”

“像那个钱阁老,水太凉,名气太大了”

“朕可以没意见,但保不准,别人会如何折腾”

、、、

是的,纳江南嫡女入宫,朱皇帝无法拒绝,但要看时间问题。

东征北伐之后,那才是最佳的时机啊。

到时候,只要攻下了大江南,光复了太祖旧都,不出意外的话,朱皇帝的威望,必然是更上一层楼。

同样,南京是江南人的地盘,朝廷内部的阻力,肯定也弱了不少。

当然了,一次性三个嫡女,朱皇帝也认为太多了,他又不是种马属性。

要知道,东南亚列国,福建郑氏集团,也是心心念念啊,他们的嫡女,也在排着队呢。

至于那个钱阁老,听了那么多,朱皇帝的怨念,已经没那么重了。

毕竟,这个天下,失贞降清的人,太多了啊。

这个水太凉,也不像那个洪老狗,坏事干尽,一直带兵围攻大明王朝。

但是,朱皇帝没意见的话,不代表别人,尤其是西南人,他们才是真正的阻力主力。

“对了”

“还有一个事”

“江南的锦衣卫,就是千户唐平,也是你们的老熟人”

“他正在谋划,策反那个马逢知”

“别的先不谈,你尽快传信,联络那个水太凉”

“至于怎么办事,你们应该很清楚的”

“你们呐,要想彻底站稳内朝,朕不反对,也会支持的”

“但是啊,要少花点歪心思,更应该多想一想,如何立更多的功勋”

“朕的朝廷,是以武立国,讲究的是功勋大小”

“只要有了功勋,谁都不敢拿你们怎么样,无论是重臣,还是武夫,都得礼让三分”

、、、

说到最后,朱皇帝的眼神,已经开始变的凛冽了,满满的告诫意味。

没错的,这就文臣读书人的恶心之处,很能唠嗑,鬼心眼一大堆,总想钻空子。

一心看重军功的朱皇帝,当然很看不惯这种作风问题,但也就只能告诫一番,希望他们能收敛一些吧。

要知道,如今的态势,整个大明朝廷,都在高运转,筹备东征北伐。

朱皇帝的亲军锦衣卫,也没得停歇,日夜筹谋,准备策反马逢知,祖永烈,或是刘芳名。

祖永烈的问题,老武夫吴三风,已经出了,估计都到了杭州苏州。

刘芳名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乱世几十年,陕北更是如此,很难找到合适的劝降人。

这个马逢知,有过几次前科,反而容易一点。

现在,听说了那个水太凉,竟然亲自劝降马逢知,还是好几次了。

这不,朱皇帝就不会客气了,先用了再说吧,钱氏嫡女问题,也是可以商量的。

“陛下说的是”

“老臣谨遵圣俞”

“回去以后,就立马写信,交给锦衣卫”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老辣稳重的卢老头,也就不再偏执,头铁下去了。

立马站出来,躬身行礼,信誓旦旦的,答应写信联络水太凉,钱阁老。

内心很无奈啊,看来啊,这个钱阁老。

头皮痒,水太凉的外号雅称,这辈子就别想摘掉了。

没办法的,没看到嘛,朱皇帝的从龙功臣,礼部程尚书,也变成了程大炮,经常被朱皇帝调侃。

“陛下也请放宽心”

“钱阁老,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布大江南北”

“又心怀朝廷,朱明皇室,朝思暮想,日夜筹谋,光复太祖基业”

“这一次,陛下能给他个机会,必然是欣喜若狂,效死效命”

“区区一个马逢知,也必能手到擒来,放下成见,重回大明朝廷的怀抱”

说完后,老辣的卢尚书,目光炯炯有神,又是一个深鞠躬,坦诚赤诚的不得了。

是的,为了那个水太凉,大江南的文坛大佬,他能说的,不能说的,今天都说了。

至于,眼前的朱皇帝,专横霸道,到底想不想用水太凉,只能听天由命吧。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