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说,狠辣霸气的朱雍槺,把大西军的核心大将,他们的子侄,一网打尽了。
否则的话,仅靠大几万嫡系的朱皇帝,根本做不到号令如一。
“咚咚咚”
贺九仪也早有预料,一把用力挣开朱皇帝的大铁手,继续磕头高呼:
“吾皇万岁”
“陛下兴兵道,复霸业,定鼎千秋功业”
“吾皇英明睿智,是一代英主,更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明君圣君”
“末将代犬子正浩,感恩陛下用心栽培,悉心教导”
“圣恩浩荡,如天之高,地之厚”
“末将父子不才,愿誓死追随左右,为陛下披坚执锐,扫平天下敌寇”
、、、
老贼头贺九仪,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锤炼,也开始变的文绉绉。
没错,他这个广东镇将,其实事情并不多,下令盯着就行了。
训练士兵,有领兵大将,日夜操练。
领兵打仗,剿灭海盗,广州有四个水师,争先恐后,生怕别人抢了人头。
招募兵丁,那就更不用想了,云南这边的新兵营,直接送上战场,打包一条路服务。
至于打仗,呵呵,那就想多了。
福建和江西的清军,日防夜防,明军不进攻,他们就该烧高香了。
所以说,沉下心来的贺九仪,反而经常跟连城璧在一起,商讨广东的政事。
十三行的生意,怎么样,各州府的造船,进展的如何。
肇庆府的火炮厂,又出产了多少火炮,能否调配给大明海军。
甚至是,闲来无事的时候,他还写信给自己的儿子,询问在昆明的情况,打探一些消息。
反正,他的爵位,已经是国公爷了,战功就不要多想了。
不过,有一件事,他是一直盯着的。
那就是钱粮兵械转运的事情,这半年多时间,朝廷给广东的府库,全部都塞满了。
老贼头一直在想,朝廷肯定要动兵了,且不是小战役。
今晚的廷议,他要是没猜错的话,肯定就是那个战役了,毕竟一众脑都到了。
“嗯”
“起来吧”
没啥可说的了,朱皇帝又是一个弯身,把贺九仪提了起来。
套路都是差不多,大家都是老狐狸,很多都是看破不说破,心知肚明。
随即,继续往前走去,越过面前的李来亨,走到下一个大将身前,停下来了脚步。
“咚咚咚”
都是一个鸟样,不待朱皇帝走近,益国公郝永忠,就自己先跪下去了。
也不待朱皇帝开口,两鬓斑白的老武夫,就开始玩命磕头,口中高呼:
“陛下恭安”
“末将郝永忠,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年,日月大明,江山永存”
、、、
反正,前面已经有那么多先例了。
老武夫吼起来,贼溜的很,一点都不费劲,更不用费脑子。
当然了,这个老贼头,也是一样的,激动异常,浑身颤抖,充满了干劲,热血沸腾。
放眼整个大殿,都是大佬啊,重臣大将,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他郝永忠,出身最底层,平头老百姓,乡巴佬一个。
就是凭着一身的蛮劲,杀敌立功,竟然跟这帮大佬,同殿为臣。
之前,李来亨被召见回来,那是国戚嘛,也算是朱皇帝的半个老丈人。
但是,他郝永忠,算个屁啊,大明王朝,国公也是一大堆啊,轮不上号的。
现在,傻子都知道,朱皇帝把封疆大吏,召集回朝,肯定是商议重大事项啊。
想到这些东西,得到皇帝看重的老贼头,瞬间就头皮麻,热血沸腾,受宠若惊啊。
“哈哈”
还是老规矩,朱皇帝哈哈一笑,还是一个个接见,一个个拉了起来。
心中暗道,这帮老武夫,当真是有意思啊。
武将这边,李定国打头,白文选第二,贺九仪紧随其后。
接下来,就是临国公李来亨,然后是这个郝摇旗。
很明显,大西军和忠贞营,还是泾渭分明啊,尿不到一个壶里。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自己,晚上睡的不踏实。
暗忖了一会,朱皇帝才拍了拍郝永忠的肩膀,以示亲近,微笑着说道:
“朕恭安”
“益国公,起来吧”
“咱们啊,应该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