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劳师糜饷中(2 / 2)

粮饷价值500万两,吞天之心啊。

这不,有人站不住了,要站出来说话了。

六部之张佐宸,当仁不让,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质问道:

“启禀陛下”

“如此大笔的钱粮,朝廷拿的出来吗?”

“老臣大致算了一下,这些钱粮的价值,至少有600万两白银”

“这还是3个月的粮饷消耗”

“倘若,万一,前线的战事不顺,或是出了意外”

“朝廷的户部,是否还有备用粮饷,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再就是,朝廷留守的兵马,也是在备战,也是需要粮饷的”

“最后,就是留守的朝廷,无论是文臣,还是勋贵,也少不了俸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臣绝非阻挠圣断,惟愿陛下三思而行,详考钱粮之利害,切莫竭泽而渔”

、、、

说完后,可能觉的自己语气太重了,张佐宸直接跪下去,匍匐在地。

没办法,这个数字,太恐怖了,差点要了张佐宸的老命啊。

朱皇帝登基以后,朝廷的财政大权,全部统归户部,其他的五部,不能再过问赋税钱粮。

各个部门,要用钱了,没问题的,写申请,批条子,大额开支,还得经过廷议批准。

因此,现在朝廷有多少家底,或是皇帝有多少内帑,鬼都不知道。

跪在地上的张佐宸,是崇祯朝的进士,也是五朝元老了。

久历官场,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很,否则也做不了六部之。

他妈的,别说是永历王朝了,就是以前的弘光,崇祯王朝,也没见过如此豪横的啊。

在他记忆里,也就是万历年间,泰昌年间,天启王朝初期的时候。

朝廷的户部和内帑,才会如此大方,几百万的撒出去,作为军费和赏赐。

也正是因为万历五大征,泰昌和天启两帝的败家,才会把万历皇帝几千万内帑,全部花完了。

到了天启朝中后期,崇祯年间,那就是穷鬼了,军费都是几十万的拨付,欠饷是常态。

所以说,张佐宸怕啊,担心上面的中华皇帝,也出现败家行为。

想一想,永历王朝才几个赋税啊,一年不过一千万两。

孙李爆内战之后,永历王朝的财政,就一落千丈,入不敷出。

满清十几万大军,入侵大西南以后,那就没有以后了,军队和财政,全部崩盘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