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昔日恩仇(下)(2 / 3)

在这个月,李闯王改襄阳为襄京,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有了问鼎天下的雄心。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在湖广,江北的明军精锐,全部跑去围堵李闯王了。

这时候,阴险狡诈的八大王,竟然就在闯王大军的眼皮子底下,偷袭了武昌府。

要知道,这个武昌,可是楚藩朱华奎的王府所在地啊。

这个楚藩,经过两百多年的盘剥,积蓄了无数的钱粮,是各路义军的金山银山啊。

这下好了,野心勃勃的李闯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肥肉被八大王抢走了。

天大地大,大明的藩王,何其多也,财富更是数不胜数。

彼之娘之的狗玩意,这是骑脸输出啊,雄踞中原的李闯王,颜面何存啊。

于是乎,就出现了一幕,传檄文四方,千金求购八大王的头颅,以泄心头之恨。

“信阳之战”

“崇祯十四年”

“呵呵”

“祖父为何要动手,准备除掉你们?”

“也就是那个二五仔,活曹操,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死不足惜”

“晋王殿下啊”

“你倒是真的健忘啊”

“还是觉的末将,那时候,年少无知啊”

“呵呵”

、、、

说起信阳之战的事情,冷着脸的李来亨,更是一肚子火气。

呵呵冷笑,冷眼看着对面的李晋王,质疑他太健忘啊。

当然了,也可能是,故意装傻装楞,装着不知道。

又或是,欺负李来亨年少,不知道当年的事情,前因后果。

“崇祯八年”

“那一年,末将9岁”

“但,也是跟着义父打仗,是义军的一个马前卒”

“走南闯北,一路杀过来,也懂事了,记忆犹新啊”

“那时候,俺的祖父,也仅仅是一个将军,高盟主的的部将”

“那一年”

“高闯王,合兵义军三十六营,攻陷凤阳中都,焚毁皇陵,天下震动”

“攻下皇宫以后”

“各路义军首领,都是在抢夺金银,粮草辎重”

“可是,你们太过分了”

“不就是些金银,珠宝,宫廷乐器嘛?何至于动手明强,刀兵相见”

“还不是你们的八大王,自持功大,资格老练,是义军的一路大首领”

“竟然自持身份,欺压打压祖父的身份,蛮横无理,抢走祖父的战利品”

“咯吱、咯吱、、”

、、、

说着说着,小老虎脸色都铁青了,咬牙切齿,死死瞪着对面的李晋王。

是的,冤有头债有主,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老武夫都是这个德性。

当年,流贼义军,在高盟主的带领下,攻陷了大明的中都凤阳,也就是朱和尚的家乡。

泼天富贵啊,一帮没见识的农夫汉,武夫杀胚,哪里见过如此奢华的地方。

不用说了,杀进去以后,杀人放火金腰带,见啥抢啥,金银珠宝美女,恨不得搬走整个凤阳城。

可以说,整个义军,都杀疯了,乐疯了。

很自然的,就会出现分赃不均,或是直接动刀火拼事件。

其中,就有一个,八大王张献忠,闯将李自成,为了抢夺宫廷乐器,大打出手。

很明显,那时候的八大王,已经是盟军的一路首领,实力更强,地位更高。

闯将李自成,则是高盟主的外甥和部将,实力一般般,名声不显。

不出意外,李闯将肯定得吃亏了,打不过,也抢不过八大王,吃了暗亏,无处伸冤。

“崇祯九年”

“高盟主,在汉中,被孙总督伏击,兵败身亡”

“这时候,还是祖父站出来,扛起了义军盟主的大旗,继续转战陕北”

“末将也知道,你们的八大王,心中也是很不服气”

“自认为,资历深,实力强,应该接过高盟主的盟主位置”

“但,这是所有义军首领的选择,是他们公推祖父,继任高盟主的遗志”

“打那以后,你们的八大王,就是怀恨在心啊”

、、、

流民流贼起义军,跟走南闯北的黑道差不多,讲究的是义气为先,才能叫义军吗。

既然是义军,是农民泥腿子,没有正规的官制和兵制,那就只能靠江湖道义了。

江湖道义,讲究的就是论资排辈,资历深厚,名号够响亮。

当年,义军盟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