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意义何在(2 / 3)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胜旧人。

    如果本少爷不给这十万新兵一个磨砺的机会的话,他们也就永远都无法成长为真正的精锐雄师。

    一方面是军中早晚都要革新换人,赶早不赶晚;另一方面我又担心十万新兵的威慑力不足以震慑天竺等国的蛮夷宵小,会将西征之事变得弄巧成拙。

    这样的两条路摆在面前,大哥,说实话,兄弟的心里很是彷徨啊!”

    宋清听完了柳明志忧心忡忡的话语,稍加思索了一番便明白了柳明志目前所面对的难处。

    这样两条路摆在了面前,确实是难以抉择呀!

    “陛下,如果能先练兵再让他们奔赴西征战场就好了。可是如今我大龙早已经天下一统,四海静平了。

    如此国泰民安的天下,哪里又有让他们练兵的机会呢?

    不过就此事而言的话,臣倒是稍微有些与陛下略有不同的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柳明志眉头一挑直接将手里的文书放到了桌面上,提壶倒了两杯凉茶。

    “说说看,也许你的看法里囊括了兄弟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了呢!”

    宋清沉默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短时间就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言辞。

    “陛下,臣以为你之所以会有此等想法,完全是太过担心西征之事的原因所致。

    此次奔赴西征沙场的十万兵马固然全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可是有一点至关重要的方面陛下可能疏忽了。”

    “哦?详说。”

    “陛下,这十万新兵奔赴西征沙场以后可并不是单独作战的,而是还有数十万精锐老卒引领他们快速成长为精兵的。

    陛下你要从西征大军里更换的兵力数目,充其量不过只是较为年长的十几万精锐老卒而已。

    我大龙四十万西征大军就算抽调十几万的老卒荣归故里,亦还剩下了二十多万的精锐兵马。

    他们可都是正值壮年,且身经百战的精锐雄师。

    有这二十多万的精锐兵马引领十万新兵成长为精锐之师,臣觉得陛下完全不需要有什么好担心的。

    因而,陛下的忧虑之处臣确实是可以理解,可是陛下是不是有些太过担忧过甚了呢?

    臣的这一番浅薄之见,还望陛下莫要往心里去才是。”

    柳明志淡淡的瞥了一眼宋清看着自己那充满了迷惑不解的目光,默默的喝着凉茶并未立即做出什么答复。

    宋清方才说的这种情况,柳明志自己又何尝没有考虑过,而且他比宋清考虑的更加清楚,也更加的详细。

    可以说宋清方才阐述的那些想法,最少的一种想法柳明志私下里都考虑过了两三次了。

    柳明志的心里又怎么会不清楚,有二十多万继续驻扎在天竺等国的精锐雄师当做引路人,这十万新兵很快的就会成为真正的精锐雄师呢。

    可是这并不是柳明志想要看到的结果,他希望看到的是这十万新兵自成一军,将来好留给未来的后继之君。

    如果十万新兵依旧划入了西征大军的序列之内,自己传令十万新军自主夺帅的意义又何在呢?

    军中的关系如今已经够错综复杂的了,一旦十万新军再纠缠进去,将来新君继位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