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攻打剑门关(2 / 5)

    “只要肃清了广元和昭化的明军,我就可以屯兵于剑门关下。”

    “届时,我会摆出一副强攻的姿态,将川北明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剑门关一线。”

    “这样一来,闯将你率领奇兵,从阴平小道杀出时,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江瀚看了看李自成,继续分析道:

    “你拿下江油关后,立刻挥师北上,沿着大剑山抵达剑门关南面,随后与我南北夹击剑门关。”

    李自成闻言,连连点头。

    这个计划,总体上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剑门关对于从北面汉中来的敌人而言,确实是一道天险。

    汉中来的军队,要想攻破剑门关,那就必须仰攻,不仅坡度极大,而且道路十分狭窄,根本无法展开部队。

    但如果是从南面进攻剑门关,则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根本无需仰攻,也能摆开阵势。

    计划拟定后,江瀚和李自成便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偷渡阴平的事宜。

    粮草和辎重是一定要带的。

    但马车这种东西,是肯定不能带上路的。

    所有的物资,只能换成体型更小、更善于爬山的骡子来驮运。

    这些牲口,不仅可以用来运送粮草辎重,而且必要时,还可以变成将士们果腹的军粮。

    李自成估摸着,大概走到摩天岭一带,这些骡子应该就派不上用场了。

    到时候就地宰了吃肉,给士卒补充体力。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自成最近几天,一有空便在仔细研究邓艾破蜀的史料记录。

    为此,他不仅找来了《三国演义》,甚至还找来了《三国志》进行比对。

    《三国志》上的原文倒是不多,只有寥寥几句话: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

    “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当李自成把这段记录拿给江瀚看时,两人都敏锐的注意到了其中的关键,

    “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再对比《三国演义》中的具体情节,两人这才明白,这一段剧情,应该就是邓艾率军翻越摩天岭那一段。

    摩天岭的地势肯定无比险峻,以至于邓艾作为主帅,都只能用毡毯裹住身体,从山上滚下去,以此来鼓舞士卒继续前进。

    看完这段,江瀚和李自成都愣住了。

    这得是多艰险的道路,才能逼得一军主将,用这种危险的方式来以身作则?

    说不定滚着滚着,脑袋就撞上哪块突出的岩石,当场就暴毙了。

    为了尽可能减小士卒的伤亡,江瀚立刻下令,紧急召集军中所有的能工巧匠,一起商讨研究。

    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法子,打造一些辅助登山、下山的工具,用来帮助士卒们安全地越过摩天岭。

    这帮工匠们听了也很为难。

    大型的器械太重,要是没有马车,根本带不进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