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明第一任剿总司令(6 / 6)

兵不卸甲,马不卸鞍,一路狂追了义军八个昼夜。

    最终,在在山阳县一带,他俩追上了贼兵的尾巴,斩首数千,大胜而归。

    一连两三个月,数次突围失败,起义军的士气,早已跌落到了谷地。

    更糟糕的是,他们的粮草要吃完了。

    不得不说,陈奇瑜这个剿总司令,对付起流寇来是真有一套。

    他不仅对起义军,采取了军事上的合围封锁;而且还十分歹毒地,采取了经济上的封锁。

    他早已行文各州县,号召附近的地主乡绅,征集民兵,结寨自保。

    这直接导致了义军获取粮草补给的难度,直线上升。

    义军本就以机动速度见长,队伍中马匹数量居多。

    而四处流动作战的模式,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火炮等攻城器械。

    所以,面对各地官绅那墙高沟深的坞堡,义军们往往需要付出成倍的时间,才能攻打下来,而且死伤不小。

    很多时候,他们就连坞堡都没打下来,官军的追兵,就已经杀过来了。

    无奈之下,义军只能放弃打粮,掉头逃跑。

    就这样,在陈奇瑜一套军事、经济封锁的重拳之下,这股曾经席卷中原的庞大义军,数量不断锐减。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义军就被打掉了一半多老营人马;

    而外围那些被裹挟的饥民百姓,更是望风而降,毫无反抗之心。

    曾经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转瞬之间,就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

    并且,官军的包围圈还在一步步的收缩,势必要将高迎祥、张献忠等人,彻底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