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先把他带过来,我有事要交代。”
州衙后堂,江瀚亲自召见。
很快,睡眼惺忪的吴熙便被带了过来。
他被引进来时,强自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他的紧张。
这么晚了,突然把自己从书院叫来,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曾瑞口风很紧,只说是大帅召见,丝毫不肯泄露丁点消息。
搜过身后,吴熙低着头,跟着曾瑞缓缓走进大堂。
看着上首那位搅动川北风云的叛军头子,吴熙深深一揖:
“学生吴熙,拜见大帅!”
“免礼。”
江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仔细打量着吴熙,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儒衫,身形有些瘦弱,但脊背挺直,眼神里有种被贫困磨砺出的坚韧。
“剑州团石村人?”
半晌后,江瀚开门见山地问道。
吴熙恭恭敬敬:
“回大帅,正是。”
“家中.听说颇为艰难?老母卧病,弟妹年幼?”
江瀚的语气平淡,却让吴熙心头一紧。
“是”
吴熙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苦涩,
“家父早逝,全赖学生耕种糊口。”
“这次有幸得闻大帅的招贤令,便想破釜沉舟,换个活法。”
江瀚眼中精光一闪,
“换个活法?”
“不错,本帅要的就是野心家。”
“我且问你,你这卷子上的农桑一题中的轮种法可是真的?你亲自上手试过吗?”
吴熙定了定神,条理清晰地回答道:
“回大帅,学生家贫,自幼随父耕作,深知地瘠之苦。”
“家父去世后,更是年复一年劳作在田间地头,对轮种法可谓是烂熟于心。”
“《农政全书》学生亦曾借阅,其中大宗伯‘薯可救荒’的结论,学生深以为然。”
“只是碍于地域限制,再加上薯类胀气,富商豪绅不愿推广罢了。”
江瀚听罢点点头,追问道:
“既然你知道薯类胀气,可有办法解决?”
吴熙毕竟没真正种过红薯,也不敢妄下结论。
他只能谨慎地回答道:
“学生只是略有耳闻,但这类作物毕竟亩产高,眼下大明天灾四起,饥民遍地,对于吃不上饭的饥民来说,有粮食总比啃树皮,吃观音土更好。”
“先把命吊住才是真的,胀气不胀气的,不是他们现在考虑的事情。”
江瀚听罢点点头,虽然是纸上谈兵,但也算是略有见地。
“嗯,没有夸夸其谈,算你过关。”
随后,江瀚直起身子,目光锐利地看向吴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