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杨林这样,一身武艺却活不过三十岁的陕西军汉,加起来比塞外长城上垒的砖还多。
皇帝和朝廷的大人们,好像不知道他们要吃饭,要娶妻生子。
杨林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当年被选中,跟着大军去京师勤王。
虽然皇帝不管饭,但江大帅,哦不对,汉王管饭啊,还他妈一天三顿管饱。
后来队伍逐渐壮大,不仅能吃饱穿暖,甚至还有饷银可以拿。
当杨林第一次拿到闪着银光的军饷时,这个铁打的汉子哭得泣不成声,恨不得当场把心窝子掏出来献给大帅。
如今,大帅称了王,杨林怀里揣着厚厚的赏银和积攒的军饷,加起来足有上百两之多。
这次他终于挺直了腰杆,有了十足的底气,能堂堂正正地挑选一个心仪女子,成家立业。
对于挑老婆这件事,杨林心里早就有谱了。
他跟着队伍走进空地,看都不看西边那些娇滴滴、没经过事的大姑娘,而是径直走向了东边。
他要找的是能生养、能干活的女人。
杨林的目光在一个个妇人身上扫过,仔细打量着她们的手掌、腰身、以及神情。
很快,他的目光被人群中一个妇人吸引住了。
那妇人大概二十四五左右,模样不算太标致,脸上带着一丝风霜疲惫,身边还紧紧牵着两个三四岁的孩子。
这样的条件算不得太好,但杨林一眼就看中了这妇人。
手上有茧子,说明勤快能干活;带着孩子,证明能生养;眼神里虽然有些怯生,但透着一股韧劲。
就是她了!
杨林大步走到那妇人面前,开门见山:
“你叫啥哩?”
那妇人被这直白的问话弄得一愣,随即低下头,小声回道:
“民……民妇王桂兰。”
“哪里人?”
“灌……灌县的。”
“家里男人是咋没的?”
杨林继续问,这是关键。
提起此时,王桂兰眼圈一红,但强忍着没掉泪,声音也大了一些:
“前些年官军放水淹贼,把……把我们村子淹了。”
“我爹娘、婆家……都没跑出来。”
“我男人拼死把我们娘仨推上岸边,自己却没力气,被水冲走了……”
她一边说着,一紧紧搂住脚下的两个孩子。
杨林点点头,灌县那事他听说过,心里有了底。
这女人命苦,但不是克夫的人,是遭了兵灾。
“我相中你了。”
杨林直截了当,
“你愿意不愿意跟我走?”
王桂兰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高大健壮的军汉,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同样彪悍的同伴,连忙拼命点头:
“愿意!自然愿意!”
杨林听罢点点头,接着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