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后金改元(3 / 6)

,从而被流放到了辽东沈阳卫,从此范家这一支就世居沈阳了。

    虽然被流放,但好在范家是名门之后,又出了不少官员。

    范文程的曾祖范鏓就是其中佼佼者,曾经在朝廷中任职工部主事。

    但好死不死,范鏓遇到了老道士嘉靖。

    在文官群体与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时,范鏓被嘉靖廷杖下狱。

    而嘉靖二十七年,内阁首辅夏言被杀,严嵩接任。

    在帮严嵩重组内阁班子之时,嘉靖再次想起了范鏓,想任命他当兵部尚书。

    但范鏓厌恶严嵩,更不想为昏庸的嘉靖帝所用,所以他以自己年老,不会顺从迎合而辞之不受。

    嘉靖大怒,干脆直接削了范鏓的官籍。

    (帝才鏓甚,会兵部尚书赵廷瑞罢,命鏓代入,鏓以老辞,且言通便,乏将顺之宜,帝怒,责鏓不恭,削其籍。)

    至此,范家逐渐从名门衰落下去,变成了寒门。

    而范文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生的。

    更惨的是,万历四十六年,后金攻占辽东,范文程所在的抚顺成了敌占区。

    后金部队在当地大肆劫掠,并将所得人畜三十万分别赏赐给了有功官兵。

    努尔哈赤将降民编为一千户,赏赐给八旗贵族为奴。

    而范文程恰好就在这波被掳的降民之中,他被编入了镶红旗下,沦为了包衣奴才。

    这一年,范文程二十一岁。

    此后十余年,他在努尔哈赤的屠刀威胁下战战兢兢,受尽了歧视与凌辱。

    不是每个人都是辛弃疾。

    在绝望和苦难中,范文程将这一切的根源都归结到了大明的无能和无道上。

    要不是朱元璋将他祖先发配,他范文程就不会生在辽东。

    要不是朱厚熜削了他范家的官籍,他范文程也不会沦为平民,落入外族之手。

    京城里姓朱的皇帝小儿,才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抱着这样的想法,范文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靠后金,加入了后金军队。

    好在他不仅脑子聪明,身子也非常壮硕。

    清史中记载,范文程虽是儒生,但相貌堂堂体格魁梧,生的腰宽背厚,十分雄壮。

    他投靠后金军队后,从基层做起,每每跟随军队出征,不仅冲锋陷阵,还能出谋划策,逐渐获得了一些信任。

    但老野猪皮不死,他仍然只是一个奴隶罢了。

    直到努尔哈赤死后,范文程的命运才终于迎来转机。

    皇太极继承大汗之位,一改努尔哈赤对汉人的野蛮态度,开始大力发掘并且重用汉族人才。

    天聪三年(崇祯二年),皇太极下令仿照汉族科举制度,在辽东开科取士,并亲自下旨,允许各族包衣参加,若考中即提拔重用。

    范文程抓住了这个机会,脱颖而出。

    皇太极得知其是名门之后,对他十分重视,立刻将他擢拔进入文馆,成为近臣。

    短短时间,范文程就从奴隶跃升为后金核心决策圈的一员。

    皇太极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