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城墙高两丈有二,本来是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在辅兵和民夫的不懈努力下,一道约宽约七八尺的土坡逐渐成型,眼看着还有一小截便能接上缺口。
马科站在军阵前,正死死地盯着那条用沙袋和砖石堆砌而成的斜坡。
他需要冲上缺口,挡住拼命反扑的守军,后续部队才能沿着这道通道冲上城头。
只要他们能成功守住小半个时辰,就能一举攻破这座坚城。
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只许胜不许败。
也正因为如此,马科才在战前主动请缨,第一个站出来接下了这桩差事。
只要打好这一仗,拿下先登破城的首功,他就能顺利翻身,站稳脚跟。
马科的积极性很高,没办法,归顺之后的这段日子,他实在过得有点太好了。
自从加入征伐贵州的大军后,马科突然发现,原来带兵打仗竟然可以如此“轻松”。
不用为粮饷、军械发愁;也不用提防麾下士卒因欠饷而哗变;
更不用担心友军临阵脱逃,见死不救。
甚至打起仗来,军中的同僚还会拼命争先,超额完成任务……
这种后勤无忧、上下同欲、只需专注于战事的感觉,对于他这么一个长期在明廷领兵的将领来说,简直是一种梦幻般的体验。
同时也让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激情。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
很快,辅兵和民夫们冒着箭雨,终于将那条斜坡堆砌成型,
马科见状,神情一肃,随即吹响了衔在口中的骨哨。
伴随着刺耳的啸声,前头的马科拔出腰刀向前奋力一挥: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跟我上!”
他怒喝一声,左手举起藤牌护住身前,右手紧握雁翎腰刀,第一个跃过护城河,冲了上去!
身后八百名选锋有样学样,用腰刀不断敲击着藤牌,发出整齐而连续的怒吼,跟着他冲锋向前。
这支气势严整的精锐刚一出现,便立刻引起了城上守军的注意。
发现汉军准备从土坡登城后,守将立刻招呼麾下兵丁聚拢,组织防御。
长枪手迅速分成前后两排,一根根长枪密密麻麻地斜指着下方土坡,试图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封锁通道。
弓手和火手则分列于枪阵两侧,引弓搭箭,铳口下指,只等汉军进入射程,便给予致命打击。
更有辅兵抬着大锅,将滚烫的火油沿着斜坡倾泻而下,试图在坡道上点起大火,阻碍汉军的冲击。
可尽管守军阵势森严,但冲锋在前的马科却不见惧色。
队伍行至五十步内,他猛地从腰间掏出震天雷,藏在藤牌之后,右手随即收刀入鞘,掏出火折子一晃点燃引信,动作一气呵成。
队伍最前列的选锋们有样学样,也纷纷掏出震天雷点燃。
“扔!”
马科顶盾护住面门,突入三十步内,用尽全力将嘶嘶作响的震天雷,朝着斜坡上的守军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