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生耶,亟宜出城归命;欲战耶,亦宜亟出一战。”
李倧见各路勤王军相继被灭,而自己的亲爹大明,也没有来救的意思。
再加上内无粮草,突围无望,终于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他派出使臣,表示愿意投降,对清称臣,并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保留体面的条件。
但此时,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皇太极手中,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不可能得到。
为了彻底粉碎李倧的侥幸心理,正月二十二日,清军在多尔衮的指挥下,对江华岛发动了渡海战役。
朝鲜的庙社神主、世子嫔、两大君、元孙等王室人员,以及大臣家眷都藏身于此岛。
江华海峡历来被朝鲜君臣视为天堑,时值严冬,海水冰冷刺骨,海面上还漂浮着冰块,渡海难度极大。
然而,多尔衮指挥清军,利用红衣大炮的掩护,强攻江华岛北面的甲串津渡口。
朝鲜水军本欲出击拦截,不料海水突然退潮,朝鲜水军被困在了距离甲串津数百步外的海域无法动弹。
多尔衮趁机率军猛攻,迅速拿下甲串津,成功登陆了江华岛。
岛上的守军全军覆没,藏身在此的朝鲜王室成员、宗室、以及众多大臣的家眷,全成了清军的俘虏。
后方沦陷,家眷尽数落于敌手,南汉山城中君臣战心尽失。
正月二十三日夜,清军将红衣大炮等推至前沿阵地,对南汉山城进行了猛烈炮击。
史载:
“炮丸大如鹅卵,或有如小儿头者,能飞越冈峦,乱触宫墙。”
“声震天地,昼夜不绝,城中之人比比中死,堞所触皆崩溃,人心因此大汹。”
在火炮的威胁下,李倧再也顾不得任何条件,连夜派出大臣,向皇太极呈上了降书,只求保全姓名。
皇太极接到降书后,宣布赦免李倧“不尊王化”之罪,同时又提出了十一项条件:
一、朝鲜必须立即缴纳明朝颁赐的所有诰命、册印,彻底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停止使用明朝年号,尊奉大清为正朔。
二、朝鲜国王需将世子及另一名王子送往大清为质,朝鲜各大臣亦需派遣子弟入质。
三、朝鲜有义务协助清军攻打明朝,当前的首要任务,便是配合清军攻取皮岛。
四、每逢大清皇帝寿辰、元旦、冬至及皇后、皇太子诞辰,朝鲜须依照昔日朝贺明朝的礼仪规格,遣使奉表朝贺。
五、凡被清军俘获后渡过鸭绿江的朝鲜人,若逃回朝鲜,必须遣返给清朝,不得收留,但允许其家属出资赎回。
六、朝鲜王室需与清朝宗室贵族联姻,以固“盟好”。
七、朝鲜不得再修缮任何新旧城池、城墙及堡垒。
八、朝鲜需将境内所有瓦尔喀人送还大清。
九、允许朝鲜继续与日本进行贸易,但朝鲜有义务协助大清与日本建立联系。
十、禁止朝鲜与图们江外的瓦尔喀人进行贸易,若发现此类人员,须逮捕并移交清朝。
十一、朝鲜每年需向大清缴纳巨额岁贡,具体品种数量再行商议。
当李倧看到这份条约后,气得差点没晕过去,这和亡国有什么区别?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