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本是同根生(4 / 10)

学研究需要的人员,在学习和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时候都会需要到这本书。

    而另一本书就更厉害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组织内部是当成学习资料进行订阅的,更是应急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教科书。

    先得到有人捐款的消息,再知道是谁要捐的消息,叶科长感慨颇多。

    在同沙器之联系的时候得知李副处长第一本书发行时候的稿费就捐了,这一本和二版的稿费又要捐,还是这么大的数目,这么好的捐助方向,他也是主动联系了他的朋友,也就是人民大报的周记者。

    这可能不是一个很突出的新闻,但一定是很有意义的新闻,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教育是需要有人来做一些事情的。

    而这个人就出现了,李学武同志要将自己两本书这次的都用来买书和文具捐给山区的小学。

    心系教育,心系下一代,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善意和奉献的精神。

    “要是每天都能收到捐款消息,我倒是希望多被叨扰啊!哈哈哈~”

    叶科长笑呵呵地同李学武谈开了,从随同而来的赵主任手里接过一份书目递给了李学武,介绍道:“这是咱们书库现有的,适合小学生的读本,您请过目”。

    李学武接过书目看了起来,只有叶科长在介绍着,其他人则是等着他们谈完。

    这个时候的书籍名称很简单,没有藏着掖着的,尤其是儿童读本,书里是啥,封面就是啥。

    李学武要给小学捐这种读本,自然是要选择书目多一些,数量可以少一些,当个小小的图书馆,让孩子们能看到更多的书。

    而在供销社那边则是订的小人书和文具,小人书跟这边的选择一样,文具则是按照大概的人数来确定。

    周日的时候,沙器之跑了教育部门,拿了相关的材料回来,今天早上请李学武确定了一些要捐赠的小学。

    李学武接了沙器之递过来的铅笔,在书目上将自己要选的书籍打了对钩,表示选定了下来。

    而在选定过后,由着沙器之同那位赵主任一同核算价格和数目,再就是请李学武和叶科长一起就书籍订购合同进行了交接。

    当李学武和叶科长分别在书籍销售的合同上签字时,报纸的那位刘记者用相机将这一画面记录了下来。

    随之记录下来的还有李学武将稿费交给叶科长的画面。

    不是钱,是支票,这个时候可一下子取不出这么多的钱来,即便是自己的稿费也不行,只能是说明原因,由银行出具转账支票。

    这几天沙器之一直在跑这个事情,忙前忙后的很是辛苦。

    在完成书籍订购合同后,叶科长主动将现场交给了周记者,他则是带着赵主任告辞离开,回去准备李学武选定的书籍。

    在送走叶科长两人后,李学武又坐了下来,接受了周记者的采访。

    因为就在李学武的办公室,采访的环境也很方便,李学武坐在单人沙发上,周记者坐在李学武侧面的三人沙发上,刘记者选了几个角度拍了几张照片。

    采访就是围绕着这一次的捐赠开始的,包括李学武的稿费来源,写书的动机,捐赠的想法,以及这两次捐赠的目的和意义。

    “无论是文学创作,或者是知识总结,都是要立足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忠诚于国家的……”

    “我是劳动者,是组织培养的干部,成绩我已经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