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心疼哥哥~(7 / 11)

都有些麻了。

    这么多大项目,还是已经解决了审批手续的外向型项目,着实吓了他们一跳。

    京城,他们也都了解到,李主任带队在羊城出了名,闯出了成绩。

    就是没想到成绩这么好,成果这么丰厚。

    程开元的脸僵硬着,手里拿着项目报告在看着,实在是说不出话来。

    而薛直夫则是比较关注当前他所负责的工作。

    就基建部分,以及服务和后勤工作提出了几项建议和意见。

    管委办随着李学武去的几个秘书都锻炼出了战斗力,他这边一说完,那边就已经做了记录,准备修缮计划了。

    这种执行能力也随着一个又一个会议的进行,传遍了整个轧钢厂机关。

    大家都在传李主任带回来的成绩单,也都在传这一次轧钢厂要腾飞了。

    更多的人看到的是随团前去羊城归来的干部身上带了一些不一样的神采。

    是紧张,是快速,是干练,也是时不待我的危机感。

    有人戏称这是羊城现象,回来后要适应几天。

    可随着管委办一纸协调令,所有人的心都被这种紧张的氛围感染了。

    协调:

    工程部门组建基建办公室,针对各项目成立项目组,立即执行项目基建工程筹备工作。

    财务部门组建项目资金管理小组,针对各项目、各管理部门,划分建设相应的管理账户,尽快完成与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业务对接工作。

    人事部门招工计划再加八千人指标,招收标准依旧严格卡在初中学历以上,有专业技能优先。

    招工时间统一调整,分四次,一年时间内完成招录培养计划。

    ……

    其他部门协调令不用看了,只从这一长串项目工程,以及八千人的招工指标就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谁家还没有个孩子啊!

    但凡混到了初中毕业,也不用再等分配了,厂里的名额来了!

    工人们自然紧盯着进厂名额,而干部们则是盯着形成立的这些项目管理岗位。

    食品工业一下子要成立三个分厂,电子工业要成立十几个生产车间,小商品和五金工厂已经开始三班倒了,轧钢厂红火的日子要来了。

    这还不算与京城化工将要合作的汽车配件生产车间,与滨城船舶、意大利游艇商合作的游艇和货船项目呢。

    景玉农联系的项目,滨城船舶与营城造船合作,试验开发万吨级货船项目。

    是试验,不是真的现在就要造船,营城造船厂的基建要到明年三月份完成,正式开工怎也得五月了。

    现在接到手里的订单都排到三年后了,真要造大货船,实在是不值当。

    资金方面有压力,技术层面也有压力。

    能造,不代表先进,落后,就没有竞争力。

    所以滨城船舶联合营城造船,结合其背后红星轧钢厂的资源,开始万吨级货船的项目研究。

    双方技术共享,成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