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常回家看看(2 / 11)

搞不懂。

    唯一能确定的是,时代系并不像是传闻中一样属于招商系。

    很简单,在招商系统中,并不存在这一资本运营情况,即便是有部分业务合作。

    这也恰恰说明了时代资本的独立性与合理存在的地位。

    与招商系关系良好,所运营的项目有华潤和五丰行的投资,更依靠一些特殊力量掌握了港口和船舶的运输权限。

    很特别的,在港城运营一家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实现资本的扩张和投资运营。

    尤其是能投资码头和船舶运输,更能掌握商贸和房地产这一时代经济命脉。

    其他投资领域包括酒店、文化、电子、安保等等。

    从上往下看,好像从一开始便有了这样的设计,抄底得来的产业在这半年中,以东方时代银行为主体进行资源整合和股权再分配利用。

    基本上,时代系经济产业已经完成了总体布局和调整。

    以航运、港务和房地产为生产渠道,扩张文化、安保、电子等产业的深度开发,继以反哺银行业务的快速恢复和充能。

    特别需要关注的便是,经过半年的投资与整合,东方时代银行所囊括的不良资产已经完成了分包分配次处理。

    具有整合价值的,以成立新的运营公司为手段,联合专业管理部门共同开发创利。

    不具有整合价值的,东方时代银行未再做二次融贷,而是直接捆绑金融产品转销给了其他银行。

    即便是在这一部分亏损较大,但还是有利的一面,至少港城金融给出的信用和资本评级恢复到了健康状态。

    看着东方时代银行起死回生,港城有传言,其背后股东至少投资十个亿来纾困,十足的大手笔。

    反正在港城手扒拉挑,也不一定能找出随便拿十个亿来投资的大佬。

    这也让东方时代系背后的掌舵者娄晓娥成为了谜一样的人物。

    十个亿砸下来,立竿见影。

    报纸所言并非空穴来风,自然会带动港人对时代银行的印象改观。

    最直接的反馈便是时代银行储蓄金额疯涨,甚至超过了港城大部分银行的吸储能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是积极储蓄,越是代表当前经济状况不景气。

    而选择安全稳定的银行便成了储蓄的一个关键问题。

    小银行利率高,但有挤兑的危险,这在前几年不是没有发生过。

    大银行利率低,对比储蓄不值得,尤其是在可选择银行特别多的情况下。

    当东方时代银行公布储蓄利率的时候,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失望的。

    刚刚破产重组的商业银行,竟然把利率定的跟大银行一样,这怎么能行。

    可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好像东方时代银行并不缺少运营资金似的。

    刚开始储蓄市场还看不清楚,摸不透时代银行如此做的原因。

    可当时代系所掌握的现代置业有限公司经过半年的疯狂收购房地产,甚至选购其他银行抵押中的不良资产时,好像有人明白过来了。

    而后,现代置业整合资源,将一部分条件优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