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帮凶(4 / 11)

有的卫戍和企业关系。

    你能看见三人在与李学武相处的过程中态度上有了明显变化,其实主要还是李学武的主动催动了这一切。

    明明是他赢了,明明是他短暂钳制住了这三人,明明是他掌握着关键因素,为什么是他主动?

    很简单,他到了组建自己上层关系圈子网络的时候了。

    只要想在工业领域继续奋斗下去,只要想在轧钢厂继续工作下去,他与上层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是躲不开的。

    即便是他有背景,有关系,也必须正确处理这种私人关系。

    更何况对于他来说,处理这些关系就像喝酒一样简单呢。

    只要俱乐部运营良好,只要所属的几个关系处理得当,他就有机会触碰到上面的人。

    近的有他们三个,远的还有工作组那些人呢,当初要是选择虚与委蛇,结交那些人,不失为一种助力。

    当然了,还得说李学武自己筛选出他想要的,他需要的关系才行。

    工作组那几个虽然关系很硬,但并不值得结交。

    最起码双方出现的立场和态度就是不平等的。

    李学武的主动在对方看来永远都是阿谀奉承,或者说应该的。

    就以他的性格怎么会去给别人牵马坠凳,不把人拉下马都不错了。

    高雅琴三人虽与他有所矛盾和摩擦,可那不是主观意义上的碰撞。

    后来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双方各有决断和收获,算的上是一种化险为夷,相得益彰。

    在处理上面那位的欺压时,李学武并没有去再打扰他们,更没想过要牵扯到他们。

    现在尘埃落定,万事皆休,再一次的联系,更显得诚意满满,难能可贵。

    如果让李学武必须选择开始处理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他更愿意面对三人这样不打不相识的人。

    尤其是是周干城,两人也算是相识于微末,缘分不浅的。

    其实说起来,李学武也不愿意这么早就开始布局上层关系,可他进步的速度已经不是自己能全力控制的了。

    今年轧钢厂必然要迎来大发展,随着机遇的不断蹦现,轧钢厂的晋级与集团化两个进程必然要影响到他的进步。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这两项进程李学武必然是要乘风而起的,也是他突破年龄限制,大跨步的机遇。

    两个进程间隔时间可能只有一年,最多一年多一点,他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

    不仅仅是要处理好内部的关系,让所有领导对他满意,在投票上不会卡他。

    再一个就是要处理好上面的关系,至少印象分不能丢。

    至于说工作成绩和能力,只是他如此低调的情况下,名声都能传播开。

    以老李对他的信任和需要,哪怕是带着谨慎的支持,也足够他跨过两道坎了。

    进步不是困难,困难的是在这个时期站稳脚跟。

    尤其是间隔较短的两次进步机遇,势必需要他对人生规划做出微调。

    简单来说,轧钢厂晋级,就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