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七十六章 做“黑暗中的凿壁者”!(2 / 2)

军工科技 止天戈 1665 字 19小时前

;他调出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的模拟视频,说:“目前的太空站生态循环系统只能维持几十人一年的生存,要扩大到数百人,而且是在更复杂的深空环境中,难度呈指数级增长。比如食物生产,现有的太空种植技术只能生产有限

    的蔬菜,肉类蛋白的供应还是个难题。”

    听到吴浩的话,会议室内坐在后排的一位年轻专家当即说道:“我们正在研究人造肉技术,通过一些细胞培养来生产肉类,这项技术已经在地面实验中取得了成功,预计五年内可以在太空站进行试生产。”

    吴浩摇摇头,说道:“但细胞培养肉需要大量的营养基质和能源供应,在太空中的成本极高。而且,船员的心理适应问题也是一个大挑战。长期在封闭的太空环境中生活,人类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受到极大考验,可能会引发焦

    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陈司长忽然站起身,在白板上列出关键词:经济、社会、政治、技术、伦理、环境。“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太空文明的十字路口‘。”他用红笔在每个关键词之间画上线条,“解决任何一个都需要跨学科、跨国家

    的合作,更需要时间??或许是十年,或许是百年。”

    吴浩点头道:“但别忘了,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时,距离第一艘帆船出海相隔数百万年。从‘观星”到‘航海”,我们用了漫长的时间跨越认知鸿沟。现在,我们只用了百年就从莱特兄弟的飞机走到空天母舰的蓝图??技术爆炸正

    在压缩时间维度。”

    年轻工程师突然举手:“我想起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他说‘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的概率只有0.4%,但值得为之奋斗。我们的空天母舰,是不是也在做类似的事?”

    “本质上是一样的。”吴浩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看到数百公里外的太空,“只不过我们的起点是‘防御”,终点是“生存”。当空天母舰成为现实,人类将不再是困在摇篮里的文明,而是真正具备宇宙生存能力的‘星际物种。”

    首座领导忽然笑了:“小吴,你这不是在造舰,是在为人类写‘宇宙生存指南啊。”

    “或许吧。”

    吴浩调出一张对比图,左边是1433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右边是空天母舰的概念图,然后说道“当年的宝船载着瓷器、丝绸和和平,今天的空天母舰载着技术、文明和希望。不同的是,宝船的航程以年为单位,而空天母舰的

    航程以光年为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