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功法(3 / 4)

  混乱,但混乱之中,却井井有条。

    因为,在这一团乱麻之中,其实早就已经通过暴力或者别的什么,构建了一套独属于这种混乱的秩序,是这里的‘风俗’。

    在一间小房子里面,李俊见到了那位教习先生。

    是个和周生差不多大的儒生,穿着一身青衫。

    读书人和老百姓都喜欢青衫,所以青衫总是能在各处看见,对读书人,尤其是儒生来说,这些文人雅士喜欢青,因为它是“五行之正色”,代表着晨昏相接之时,与春在四季中的生机意象匹配,能够彰显自己的清风。

    正所谓“青,东方色也。从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所以君子服青色。”

    至于老百姓爱穿青色,倒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青衣的造价便宜,青色染料是最好得到的,很多草木的汁液都能拿来染青色或者绿色。

    李俊看着对方,然后走上去,微微躬身。

    然后,叫出了他的名字和称谓:“陈舟,陈教习,久仰大名了,我早就听周生夸赞过你的学识,今日一见,确实一身正气,是读书读进心里了的啊!”

    李俊叫着他的名字,然后主动和他握手。

    这是李俊在这些个月打交道的时候学到的东西。

    虽然叫出名字,微笑,还有称赞这些事情听起来都很小,可这些细节所产生的效果决不可轻视。

    如果态度是“不偏不倚”“公事公办”,难免会让人觉得冷血,觉得缺了点什么。

    不管是谁,其实下意识里都会想让自己能获得一些特殊服务,让自己成为‘特别’的。

    所以,李俊练成了一套让别人感到“特别”而设计的社交措辞和礼节话,脸上的笑容也只是为了表演出一种和谐亲切的气氛罢了。

    现在就是这样。

    他展现出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只是给不特定多数的人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你是特殊的。

    哪怕这其实并不特别,他对大部分人都这么做的。

    但只要让人感觉到特别,那就足够了。

    显然,这点让陈舟很受用,他点了点头:“李工头,听说你们在找功法。”

    “是,我们现在正缺功法呢,这不就找到陈先生了吗。”李俊笑道。

    “那你看看这本,价格的话,你看完之后再开吧。”陈舟拿出一本功法来。

    那是一本破书,看着灰尘扑扑的,但偏偏又不能清理,以上面纸张的情况来看,清理一下怕是就要给纸张弄破了。

    李俊也顾不得其他,小心翼翼的翻开书页,仔细看着里面的东西。

    上面有图画,有文字,最关键的是……透露着神韵。

    没错,这才是一本功法最重要的东西。

    功法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上面刻录着神韵,没有神韵的话,功法的修行难度会直线上升,因为你只能靠一本书自学,而无法参照其中的神韵进行练习。

    一境的功法,或者庄稼把式,不用神韵还勉强可以用,可到了二境以上,没有神韵,单纯靠自己读书领悟的话,能刷下去一大批天赋不够,悟性不足的。

    起码刷掉九成五。

    但有了神韵,这个数据可以来到五成以上。

    有了神韵的帮助,哪怕是愚笨的人,都可以通过参悟来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