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2章 陷阱(2 / 3)

们只有一屋子铆接工和一身的力气。”

    他的话很糙,却是事实。132厂的设备,大部分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家伙,修修补补用到今天。让他去造一个全金属的飞机没问题,但碳纤维,确实超出了他的认知和能力范围。

    “设备,我们可以自己造。”杜宇泽说得轻描淡写。

    “自己造?”李卫国被气笑了,“小同志,你知道一个合格的热压罐有多复杂吗?压力、温度、抽真空,哪个环节出问题,出来的就是一堆昂贵的废品。这不是拿车床随便车个零件那么简单。”

    “我知道。”杜宇泽调出平板电脑里的资料,推到李卫国面前,“这是T300级碳纤维的制备工艺。我们可以改造三号车间废弃的聚合反应釜,用来生产预浸料。至于热压罐,锻压车间那台三千吨的老水压机,可以进行改装。”

    李卫国低头看去。

    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流程图,从碳丝的张力控制,到树脂的化学配比,再到热压成型时的温度压力曲线。一切都详尽得不可思议。

    他的表情,从最初的不屑,慢慢变得严肃。作为一个在工厂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工程师,他一眼就看出这份资料的价值。

    这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

    “改造水压机?”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处设计,“这个加热模块的方案是谁想出来的?用电阻丝阵列替代导热油,想法很大胆,但功率控制是个大难题。厂里的电网根本撑不住这么大的瞬时功率波动。”

    “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供电单元和电容补偿。”

    “那精度呢?老水压机的液压阀有延迟,压力控制根本做不到图纸上要求的正负0.05兆帕。”

    “用伺服电机替换液压阀。”

    李卫国一个接一个地提出问题,每一个都直指要害,是实际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难题。而杜宇泽的回答,快得就像是程序设定好的。

    “小子,你这是在用一堆新零件,去改装一堆废铁。”李卫国靠回椅背,他被说服了,但情绪上无法接受,“就算,就算这些都解决了。成品率呢?这种土法上马的生产线,能有百分之十的成品率吗?你知道碳纤维原材料多少钱一公斤吗?这比烧钱还快。”

    “第一次,我只要一对。能装上飞机,能飞就行。”杜宇泽的回答依旧冷静,“我们没有时间了。等上面拨款,立项,从国外采购设备,JY1就永远只能停在图纸上。”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只剩下窗外车间传来的阵阵轰鸣。

    杜宇泽的话,击中了李卫国心里最软的地方。

    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自己厂里造出来的飞机,能追上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他可以忍受设备老旧,可以忍受待遇不高,但他不能忍受停滞不前。

    “这个技术方案……”李卫国再次拿起那个平板,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像是抚摸一件稀世珍宝,“是谁给你的?”

    “这不重要。”

    【兑换‘T300级碳纤维预浸料制备工艺及小型热压罐改造技术包’。消耗积分:500点。】

    杜宇泽的脑海里,系统的提示一闪而过。他付出的,远比李卫国想象的要多。

    李卫国盯着他,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