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7章 提拔(2 / 3)

;  “哦?”

    朱允熥听了,饶有兴趣地问:“你不反对吗?”

    夏原吉诚实道:“站在家族的立场上,臣是反对的,但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臣又是支持的,若是任由如今的农税田赋发展下去,土地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豪绅越来越好,百姓越来越难过。”

    “一旦遇到什么灾祸,或者有外敌入侵。”

    “难过的百姓,将会揭竿而起。”

    “就好比汉末、唐末。”

    他这话很是大胆,说完了心里不安,怕朱允熥生气了。

    “说得好!”

    朱允熥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欣赏。

    夏原吉吐了口气,但通过朱允熥的态度,很快想到了什么,连忙问:“之前传出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明面上是陛下提出,实际上是来自殿下吧?”

    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陛下负责提,试探一下满朝反应如何,殿下负责压下,消除影响。

    他们儿孙二人,演的一场好戏。

    也就是说,这来两个政令未来真有可能推行,之前闹得那么大,只是试一试具体反应,好看看是否有条件推行。

    按照夏原吉对朱允熥的了解,再根据朱允熥近段时间,所做的事情推断,他觉得这些真有可能就是朱允熥的手笔。

    除了朱允熥,谁能有这么多想法?

    这样也很像,朱允熥的处事风格。

    既然被看出来了,朱允熥也不装了,笑道:“夏先生是懂我的。”

    夏原吉佩服道:“殿下的想法,真的好。”

    能够想到这一步,已经不怕得罪天下豪绅。

    如果还能推行下去,将要承受极大的压力,需要极高的勇气才能做到。

    其实其他时期的皇帝,不是没想过要如此,他们肯定有差不多的想法,但为何没能做到呢?那是因为不敢。

    毕竟影响太大,得罪的人太多。

    很容易造成社会上的动乱。

    那些豪绅、世家豪族的力量,不容小觑,分分钟能把你这个王朝推翻了。

    比如清朝的雍正,死得那么早,说不定死因存疑。

    朱允熥叹道:“好是好,但不好做。”

    如果好做,早就有人做了。

    有些东西,根深蒂固,没那么容易推翻。

    夏原吉沉默了,肯定知道不好做,想到和敢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做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知道以朱元璋的手腕,若是强行去做,不是不可能。

    但是,朱元璋没有以强硬的手腕去做,说明也是有所顾忌,也担心害怕。

    夏原吉叹道:“臣对此,完全没有办法。”

    他表明了,自己也只能想一想,但想不出做的办法。

    朱允熥不强求,不一定要让夏原吉去做,问道:“先生有没有兴趣进入户部?解先生推荐了你,我觉得你挺好的。”

    夏原吉躬身道:“多谢殿下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