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的时间,也定下来。
此时的冰雪,早就消融,尽管北伐要打仗了,但也干扰不了北边百姓的正常耕种。
朱允熥外出看了两天春耕,发现那些红薯,已经传到北平来。
速度还是挺快的。
等到耕种的日子,过去得差不多的时候,北伐大军,开始全部同时出发。
山西、北平和辽东,三线大军同时往北元进军。
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声势骇人。
那些春耕的百姓,看到这里都忍不住,纷纷停下来看向路过的军队。
朝廷又要北伐了。
部分北边边地的百姓,对于北伐还是挺激动的。
因为他们属于边地,一旦北元南下,首当其冲的会遭到元军的肆虐。
朝廷北伐,是为了帮他们,解决这个不安定的危险因素。
朱允熥依旧跟在后军之中,这一次没有留在北平,而是能够随军一起北上。
大军很快,进入到了草原。
穿越大明后,朱允熥还是第一次来到草原。
远远看去,草原上放牧的部落,还是挺多的。
“四叔。”
朱允熥问道:“漠南草原上的部落,你们一般是如何处理的?”
朱棣说道:“看他们的性质如何,若是帮北元,出兵出粮,或者阻击我们,就全部灭了,对于那些安定、什么都没有做的部落,出战期间,以控制为主。”
朱允熥又道:“他们会不会,在我们路过的时候,安分守己表示归顺,但等我们走过了,他们立马集结起来,袭击我们后军?”
朱棣郑重道:“这个可能,还是很大的,我们会在沿途,一路留下据点驻扎,确保后路畅通的同时,再镇压这些部落,还会收缴部落的所有武器、战马。”
他的目光,往远方的部落看去,又道:“等到我们返程,他们依旧安分,可以考虑把收缴的东西还回去,若是不安分,全部灭了。”
朱允熥又问:“我不太懂军事,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据点,能不能灭了沿途的部落?”
朱棣肯定道:“能!就算他们的武器,不愿给我们收缴,也有足够的能力灭了。”
此时的后军,正在沿途扎营,安排据点。
行军打仗,不是冲上去打那么简单。
前后军的配合,特别重要。
如果是远距离行军,还要考虑退路的问题。
朱允熥跟在朱棣身边,确实增长了不少知识见闻,学到了不少东西。
朱棣又道:“你别看一个部落,似乎很大,人也很多,但里面老幼妇孺都有,真正有战力的人不多,若是真的不安分,部落里的男人,大部分已经被北元朝廷征集参军,剩下的其实不多了。”
听到了这些解释,朱允熥又涨知识了。
“草原内部,也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团结。”
朱棣继续说道:“其中不少部落,互相之间还是有矛盾,他们不一定愿意,联手反抗。”
朱允熥说道:“多谢四叔的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