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的传递,宣传的手段等,都比以前好太多,也快太多了。
朱允熥赞同道:“你去找大明日报就好了,他们会免费给你刊登。”
李景隆点头道:“是!”
朱允熥问道:“没有遇到,其他特别的麻烦吧?”
李景隆说道:“麻烦肯定是有的,但臣都可以解决,绝对不会给殿下带来麻烦,等到百姓们真的去邮局寄信,邮局可以正常运作起来时,殿下就明白,臣没有说谎了。”
他对于自己的能力,还很有信心。
如果在原有驿站的基础上,还做不好邮局,那么李景隆以后只能回家,好好地当一个,普通的纨绔子弟。
朝廷的很多事情,将会和他没关系。
有曹国公的爵禄在,保证衣食无忧,但无法再晋升。
朱允熥微微点头道:“那就好,这些事情,你自己把握好了。”
李景隆点头道:“臣会的。”
再然后,他下去了。
想到邮局已经在铺开,朱允熥放心很多。
可以吩咐下面的人,大量地印刷邮票,只要邮局还在,印刷的邮票,就不愁卖不出去。
这些东西,如果做一两个,成本肯定很高。
但如果大量地印刷,量大了就能把成本压下去。
目前来看,一切正常。
朱允熥继续翻一翻,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没做。
“盗贼、山贼、黑社会等,都还没开始打击。”
朱允熥寻思着,又道:“随着东西方贸易的进行,很快另外一个群体,商帮可能又会大量出现,并且得到发展。”
商帮这个东西,对于加入这个组织的商人而言,肯定是好的。
但对于商帮之外的人,不一定有多好了。
时间一长,商帮会乱。
不同的商帮之间,互相地斗争,恶性竞争。
还有那些没加入商帮的商人,商帮肯定会对他们进行欺压,来挤兑普通商人,所拥有的资源。
目前还是一团和气,但发展起来了,这一团和气,早晚会有被打散的时候。
“得规范管理,商帮的行为。”
朱允熥寻思着,这件事必须要提上来,先记录在本子上,等到那些西方人全部离开了,他再把那些相关的商人聚集起来聊聊。
“粮食!”
朱允熥翻了翻最近的奏章,道:“传李焕文上来。”
户部尚书李焕文,很快又走进文华阁,跪拜行礼。
朱允熥问道:“现在的红薯,怎么样了?”
原来问的,是关于红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