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雪中送炭的好机会!“真的?太好了!默哥,厂子里大概能用多少人?”他激动地问。
“初步估计,怎么也得二三十人。”陈默早已盘算过,“厂区面积不小,老旧设备也多,需要人手。先把厂区秩序维护起来,以后再说。”
其实,在签订合同前,陈默已通过陆思源的关系,调阅了轻工局内部关于红卫厂的资产明细清单。
他心里有底,这个年代的职工闹事,主要目的是争取更多补偿或保留工作,极少有发展到恶意破坏机器设备的地步。
那几间停产已久的厂房大门紧锁,短期内设备安全风险不大。
但他深谙“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尤其是未来计划引进的国外设备价值不菲,保卫力量必须提前部署到位。
“成!没问题!小默,这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找他们!”白飞二话不说,拍着胸脯应承下来,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在这个年头,一份在正规工厂里的、稳定可靠的工作机会,对于这些退伍后谋生艰难的汉子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当天下午,白飞就带回来了二十几条精干的汉子。
虽然衣着朴素,甚至有些旧损,但个个站得笔直,眼神锐利,身上仍带着明显的军人烙印。
陈默在院里挨个问了问他们的基本情况,表达了感谢和初步的工作安排,言谈间既尊重又明确。
这群汉子听说能进纺织厂工作,个个面露激动和感激之色。
人齐之后,陈默和李向东、白飞便带着这支临时组建的“先遣队”,直奔红卫厂。